中評社香港3月14日電/對於普通人來說,黑洞,那是一個神秘的世界。人們對於有關黑洞的種種,都充滿想象。世界上從事黑洞研究的科學家很多,但是,要發現它們卻不容易。來自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華裔女天文物理學家馬中珮,帶領研究小組花費四年時間,觀測到人類迄今為止所知宇宙最大兩個黑洞,為人類揭開黑洞的神秘面紗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信息和依據。  
 
這只是個開始

  中國僑網報道,現年45歲的馬中珮來自台灣,是宇宙論與粒子天文物理學家,在伯克利加州大學擔任教授。她說自己12歲起就知道自己將來要做的事,那就是研究物理和天文學,成為傑出的物理學家。憑借對宇宙起源和人類未來命運的一股狂熱,她在天文物理的研究路上堅持探索。

  2007年,馬中珮從伯克利加大、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多倫多大學、密西根大學及亞利桑那州國家光學天文台找來八位志趣相投的研究生和教授,與她指導的27歲研究生Nicholas McConnell一起組成研究小組,開啟黑洞研究計劃。

  科學界一直認為有黑洞的存在,但是它並不能被直接觀測到,因為強大引力會把一切都往內拉,甚至包括原本可以讓外界發現黑洞存在的光線和其他輻射線。馬中珮和研究小組用三個在地面的天文望遠鏡,一個在衛星上的哈柏望遠鏡,歷經無數次運算,最終發現兩個質量是太陽系100億倍大的黑洞。而在此之前,已知最大的黑洞質量約達太陽的68億倍,比起新發現的黑洞,算是小巫見大巫。這兩個黑洞規模龐大可能是因為不只有能力吞噬行星和恒星,同時也能吸進小星系,此過程可以長達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年。2011年12月8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公布了他們的這一發現。

  回想四年來的研究過程,馬中珮和Nicholas McConnell感慨頗多。枯燥的數據分析與測量,整個的研究過程,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每年我們都要飛到夏威夷或德州一兩次,那是我們使用天文望遠鏡的所在地,僅是這一兩天得到的資料,就夠我們接下來研究好幾個月,然後我們又回到電腦前。”Nicholas McConnell說。馬中珮則說,“申請天文望遠鏡的時間也很關鍵,使用需要排隊,好不容易分配上的那幾夜,去觀測時又碰上天氣不好,或者儀器故障。”

  研究團隊表示,發現這兩個黑洞只是開始,目前還有五六個銀河,等待進行數據分析,希望能探索到更多的黑洞。

一切從興趣出發

  馬中珮的超級大黑洞觀測論文發表之後,震驚了全球天文學界。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位柏克利大學的華裔天文物理學家,不但是天文物理學界中少數的女性,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從小就想要做太空人、物理學家的馬中珮,在台灣北一女中讀高二時,便自行決定要出國念書;她花了三年就完成麻省理工學院大學課程,還可以同時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她被稱為是“左手寫字,右手拉琴”的女科學家。

  馬中珮四歲開始學習拉小提琴,她在音樂方面也曾被視為天才兒童,八歲開始在兒童交響樂團表演,不過,她對物理天文和音樂同樣著迷,九歲時音樂老師問她想不想到維也納學音樂,馬中珮的回答是,“不要學音樂,要當太空人。”因為她覺得,“物理學家可以玩音樂,音樂家卻無法研究科學”。最終,她選擇了研究物理天文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但對音樂的愛好也一直沒有放棄。在大學和研究所期間,馬中珮學習物理和音樂的比例大概是各一半,暑假沒有課業壓力的時候會多學一點小提琴,期考的時候就多念一點書。有時候碰到演奏會和考試撞期,就會先計劃好時間表。在拿到博士學位前兩年,馬中珮決定把小提琴停一下,先在事業上衝刺。到伯克利之後,工作上更忙碌,玩音樂反而成為一種生活的調和。對於馬中珮來說,物理天文和音樂在她人生中都占相當重要的地位。“我大學到現在認識的朋友,如果不是經過物理,就是透過音樂認識的,等於對我的人生開啟一個不同的面向,讓我接觸到另一個很美的世界。”

  很多人都好奇,為何馬中珮能同時將物理和音樂都“玩得很轉”?對於這個問題,她自己的看法是,一切從興趣出發,慢慢進步,熟能生巧,進而越發感興趣,科學是如此,音樂也是如此。另外還有就是自主與獨立,這是馬中珮父母教育她時留給她的最好的財富。九歲的時候,馬中珮曾經為了觀測月全蝕半夜不睡覺,父母也不但未阻攔女兒探索星空的熱情,還拿著毯子上樓陪她一起觀看。“我從小就很獨立,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錯誤的事情,父母還是會放手讓我去做。母親覺得職業音樂家的生活好像不是很平衡,但是如果我想做,他們還是會支持我。”談到對孩子的教育,也已身為人母的馬中珮說,“其實很多小孩都很有自己的主見,如果父母常常否定、打壓小孩的想法,可能就會磨滅了他們的自主性。”

天文讓你看生命更宏觀

  在世界物理天文學界,女性研究者並不多,而能在這一學科上取得卓越成就的,那就更是少數。總結自己走過的路,馬中珮覺得,“以天文物理為工作的職位非常的少,如果想要朝這個方向發展的話,大部分就是留在學術界。像我們學校申請碩士、博士都是百裡挑一,拿到博士學位後又要做博士後研究、申請教授職位,每一步都是越來越難。現在經濟不景氣,很多人卡在不同的環節。還是興趣最重要,只有你內心喜歡,才能支撐你繼續下去。”

  在馬中珮看來,學天文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開啟你的視野,看事情會用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去思考。“有時候會覺得地球上有這麼多問題,地球卻只是宇宙中渺小的一點。對我而言,死亡只是生命的逝去,我並不害怕自身的死亡。我覺得死亡比較可怕的是對周遭人的影響,對活著的人有比較難面對的問題。”

arrow
arrow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