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明掃墓時節,冬眠後的毒蛇也開始活動,疾管局提醒民眾,上山掃墓、登山、賞花,應「打草驚蛇」,如果不幸被毒蛇咬,千萬不要用嘴巴吸出毒液,否則要是口腔有傷口或是蛀牙,反而會造成傷口不易癒合及中毒。
台灣氣候溫暖多溼,適合蛇類繁殖,每年驚蟄過後,毒蛇如赤尾鮐、龜殼花、百步蛇、雨傘節、飯匙倩、鎖鏈蛇等毒蛇開始活動,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血清疫苗中心科長鄭雅芬表示,民眾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應該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如果被毒蛇咬傷要保持鎮定,儘可能辨別毒蛇的形狀、顏色及特徵,在離傷口5~10公分接近心臟的地方,使用彈性繃帶或絲襪包紮患肢,並且將傷口低於心臟;不應切開傷口,也不要嘗試用嘴巴吸出毒液,鄭雅芬說:「因為我們的嘴巴裡常會有些小傷口或是蛀牙,如果用嘴巴吸取毒液,反而會讓毒液進入自已的身體,救人不成反被害。」
鄭雅芬提醒,遭毒蛇咬到後馬上送醫急醫的治癒率極高,目前國內也有足夠的抗蛇毒血清,但因抗蛇毒血清是醫師處方用藥,醫療院所才可購買,切勿自行購買來路不明藥物。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