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人時,你應當提高自己控制憤怒情緒的能力,時時提醒自己,有意識地控制情緒的波動。千萬別動不動就指責別人,喜怒無常,改掉這些壞毛病,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容易接受別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隨和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深悟以「和」為本的做人之妙。

 拿破崙.希爾的「人生轉折」
 
      一天,拿破崙.希爾和辦公室大樓的管理員發生了一場誤會。這場誤會導致了他們兩人之間彼此憎恨,甚至演變成激烈的敵對狀態。

 

      這位管理員為了顯示他對拿破崙.希爾一個人在辦公室中工作的不滿,就把大樓的電燈全部關掉。這種情形一連發生了幾次,有一天,拿破崙.希爾要準備一篇預備在第二天晚上發表的演講稿,當他剛剛在書桌前坐好時,電燈熄滅了。

 

      拿破崙.希爾立刻跳起來,奔向大樓地下室,他知道可以在那兒找到這位管理員。當拿破崙.希爾到那兒時,發現管理員正忙著把煤炭一鏟一鏟地送進鍋爐內,同時一面吹著口哨,仿佛什麼事情都未發生似的。

 

      拿破崙.希爾立刻對他破口大罵。一連5分鐘之久,他都以比管理員正在照顧的那個鍋爐內的火更熱辣辣的詞句對他痛罵。最後,拿破崙.希爾實在想不出什麼罵人的詞句了,只好放慢了速度。

 

      這時候,管理員直起身體,轉過頭來,臉上露出開朗的微笑,並以一種充滿鎮靜與自制的柔和聲調說道:「你今天有點兒激動吧,不是嗎?」他的話就像一把銳利的短劍,一下子刺進拿破崙.希爾的身體。

 

      想想看,拿破崙.希爾那時候會是什麼感覺。站在拿破崙.希爾面前的是一位文盲,既不會寫也不會讀,但他卻在這場舌戰中打敗了自己,更何況這場戰鬥的場地以及武器,都是自己所挑選的。

 

      拿破崙.希爾的良心受到了譴責。他知道,他不僅被打敗了,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是錯誤的一方。

 

      拿破崙.希爾知道,自己必須向那個人道歉,內心才能平靜。最後,他費了很久的時間才下定決心,決定再次回到地下室,去忍受必須忍受的這個羞辱。來到地下室後,他把那位管理員叫到門邊。管理員以平靜、溫和的聲調問道: 「你這一次想要幹什麼?」拿破崙.希爾告訴他;「我是回來為我的行為道歉的——如果你願意接受的話。」管理員臉上又露出了微笑:「憑著上帝的愛心,你用不著向我道歉。

 

除了這四堵牆壁,以及你和我之外,並沒有人聽見你剛才所說的話。

 

      我不會把它說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會說出去的,因此,我們不如就把此事忘了吧。」這段話對拿破崙.希爾所造成的傷害更甚於他第一次所說的話,因為他不僅表示願意原諒拿破崙.希爾,更表示願意協助他隱瞞此事,不使它宣揚出去,不對拿破崙.希爾造成傷害。

 

      拿破崙.希爾向管理員走過去,抓住他的手,使勁地握著。拿破崙.希爾不僅是用手和他握手,更是用心和他握手,在走回辦公室的途中,拿破崙.希爾感到心情十分愉快,因為他終於鼓起勇氣,化解了自己做錯的事。

 

      此後,拿破崙.希爾下定了決心,以後絕不再失去自制。因為一失去自制之後,另一個人——不管是一名目不識丁的管理員,還是有教養的紳士都能輕易地將自己打敗。

 

      在下定這個決心之後,拿破崙.希爾的身上立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他的筆開始發揮出更大的力量,他所說的話更具分量。他結交了更多的朋友,敵人也相對減少了很多。這個事件成為拿破崙.希爾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捩點。

 

      拿破崙.希爾說:「這件事教育了我,一個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則他將無法控制別人。它也使我明白了這兩句話的真正意義:『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他瘋狂。』」

 

學會克制和忍耐  2012-03-05
 
      清人傅山說過:憤怒達到沸騰時,就很難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便不能做到。中國古語講:「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果你想和對方一樣發怒,你就應想想這種爆發會產生什麼後果,這時你就應該努力克服怒氣,無論這種自制是如何吃力。

 

      漢初名臣張良外出求學時曾遇到一件事。一天,他走到下邳橋上遇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衣服,在那裡坐著,見張良過來,故意將鞋子掉到橋下,朝著張良說:「小子,下去給我把鞋撿上來!」張良聽了一愣,本想發怒,因為看他是個老年人,就強忍著到橋下把鞋子撿了上來。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想,既然已經撿了鞋,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來給老人穿鞋。

 

      老人穿上後笑著離去了。一會兒又返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小夥子可以教導。」於是約張良再見面。這個老人後來給張良傳授了《太公兵法》,使張良最終成為一代良臣。

 

      老人考察張良,就是看他有沒有遇辱能忍,自我克制的修養。有了這種修養,「孺子可教也」,今後才能擔當大任,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和艱巨的事情,才能遇事冷靜,知道禍福所在,不意氣用事。

 

      唐代宰相婁師德的弟弟要去代州都督府上任,臨行前,婁師德對弟弟說:「我沒多少才能,現位居宰相,如今你又得州官,得的多了,會引起別人的嫉恨。該如何對待?」他弟弟回答說:「今後如果有人往我臉上啐唾沫,我也不說什麼,自己擦了就是。」婁師德說:「這正是我擔心你的。那人啐你,是因為憤怒,你把它擦掉了,就是抵擋那人怒氣的發洩。唾沫不擦自己也會乾的,倒不如笑而接受呢。」婁師德兄弟的這番談論,有打比方、開玩笑的成分,其中意思就是要忍耐、要退讓,不要去和對方「針尖對麥芒」。不然,就會更加激怒對方,使矛盾尖銳化,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在法國發生了這樣一則故事:

      阿蘭.馬爾蒂是法國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員警,這天晚上他身著便裝來到市中心的一間煙草店門前。他準備到店裡買包香煙,這時店門外一個叫埃里克的流浪漢向他討煙抽。馬爾蒂說他正要去買煙。埃里克認為馬爾蒂買了煙後會給他一支。

 

      當馬爾蒂出來時,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漢纏著他討煙。馬爾蒂不給,於是兩人發生了口角。隨著互相謾罵和嘲諷的升級,兩人情緒逐漸激動。馬爾蒂掏出了警官證和手銬,說:「如果你不放老實點,我就給你一些顏色看。」埃里克反唇相譏:「你這個混蛋員警,看你能把我怎麼樣?」在言語的刺激下,兩人扭打成一團。旁邊的人趕緊將兩人分開,勸他們不要為一支香煙發那麼大火。

 

      被勸開後的流浪漢罵罵咧咧地向附近一條小路走去,他邊走邊喊:「臭員警,有本事你來抓我呀!」失去理智、憤怒不已的馬爾蒂拔出槍,衝過去,朝埃里克連開四槍,埃里克倒在了血泊中…… 法庭以「故意殺人罪」對馬爾蒂作出判決,他將服刑30年。

 

 一個人死了,一個人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煙,罪魁禍首是失控的激動情緒。

      生活中我們常見到當事人因不能克制自己,而引發爭吵、打架,甚至流血衝突的情況。有時僅僅是因為你踩了我的腳,一句話說得不恰當,就引起衝突。

 

      在乘捷運時挨了一下擠,在公車上爭搶座位,都可能成為引爆一場口舌大戰或拳腳演練的導火線。在社會治安案件中,有相當多的案件都是由於當事人不能冷靜地處理事情而發生的。

 

      人皆有七情六欲,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時,難免情緒激動、發火、憤怒,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和心理反應。但這種激動的情緒不可放縱,因為它可能使我們喪失冷靜和理智,使我們不計後果地行事。

 

      因此,我們在遇到事情時,在面對人際矛盾時,要學會克、學會忍耐。如果你忍不住別人的刺激,又快要如火山一樣爆發,就試試曾是美國總統的傑弗遜所教的方法:「生氣的時候,開口前先數到十,如果非常憤怒,先數到一百。」

 

不要讓憤怒的情緒衝出來  2012-03-12
 
      做人常有兩種類型:一是理智型,一是情緒型。前者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冷靜地處理所面臨的問題,後者則動輒憤怒,不計一切後果。若你是一個欲成大事者,你就應該注意,力戒讓憤怒情緒從你的身上衝出來。

 

      同其他所有情緒一樣,憤怒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憤怒是你經歷挫折和不愉快後的一種反應,消極地對待與你的願望不相一致的現實。事實上,極端憤怒是一種精神錯亂——每當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時,你便有些精神錯亂。

 

      此,每當你氣得失去理智時,便暫時處於精神錯亂狀態。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就告訴自己:事情不應該這樣或那樣,於是你感到沮喪、灰心;然後,你便會做出自己所熟悉的憤怒反應,因為你認為這樣會解決問題。

 

      但只要你不去改正,憤怒情緒將會阻止你做好事情。成大事者是不會被憤怒情緒所左右的。歷史上有好多這樣的例子,一個人只有壓下怒火,不傷和氣,才能成功,而憑著一怒之氣行事的則大多失敗了。請看下面的例子:

 

      在三國時期,關雲長失守荊州,敗走麥城被殺,此事激怒劉備,遂起兵攻打東吳,眾臣之諫皆不聽,實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趙雲所說:「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宜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中原……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諸葛亮也上表諫止曰:「臣這等切以吳賊逞奸詭之計,致荊州有覆亡之禍;隕將星於鬥牛,折天柱於楚地,此情哀痛,誠不可忘。但念遷漢鼎者,罪由曹操;移劉祚者,過非孫權。竊謂魏賊若除,則吳自賓服。願陛下納秦宓金石之言,以養士卒之力,別作良圖。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劉備看完後,把表擲於地上,說:「朕意已決,無得再諫。」執意起大軍東征,最終導致兵敗。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在關鍵時刻是不能讓怒火左右情感的。不然你會為此付出代價。

      其實,並非人人都會不時地表露自己的憤怒情緒,憤怒這一習慣行為可能連你自己也不喜歡,更不用說他人感覺如何了。所以,你大可不必對它留戀不捨,它不能幫助你解決任何問題。任何一個精神愉快、有所作為的人都不會讓它跟隨自己。

 

      每當你以憤怒來應對他人的行為時,你會在心裡說:「你為什麼不照我的話做呢?這樣我就不會動怒,甚至會喜歡你。」然而,別人不會永遠像你希望的那樣說話、辦事;實際上,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按照你的意願行事。這一現實永遠不會改變。

 

      其實,你大可不必動怒;只要你想想,別人有權以不同於你所希望的方式說話、行事,你就會對世事採取更為寬容的態度。對於別人的言行,你或許不喜歡,但絕不應動怒。動怒只會使別人繼續氣你,並會導致生理上、心理上的病症。你完全可以做出選擇——要麼動怒,要麼以新的態度對待世事,最終消除憤怒。

 

下面是消除憤怒情緒的若干具體方法:

(1)當你憤怒時,首先冷靜地思考,提醒自己:不能因為過去一直消極地看待事物,現在也必須如此,自我意識是至關重要的。

 

(2)當你想用憤怒情緒教訓人時,可以假裝動怒,提高嗓門或板起面孔,但千萬不要真的動怒,不要以憤怒所帶來的生理與心理痛苦來折磨自己。

 

(3)當你發怒時,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權根據自己的選擇來行事,如果一味禁止別人這樣做,只會加深你的憤怒。你要學會允許別人選擇其言行,就像你堅持自己的言行一樣。

 

(4)請可信賴的人提醒你。讓他們每當看見你動怒時,便提醒你。你接到信號之後,可以想想看你在幹什麼,然後努力推遲動怒。

 

(5)當你要動怒時,花幾秒鐘冷靜地描述一下你的感覺和對方的感覺,以此來消氣。最初10秒鐘是至關重要的,一旦你熬過這10秒鐘,憤怒便會逐漸消失。

 

(6)不要總是對別人抱有期望。只要沒有這種期望,憤怒也就不復存在了。

 

(7)改變心態。憤怒常常是虛榮心強、心胸狹窄、感情脆弱所致,對此,可以用疏導的方法將煩惱與怒氣導引到高層次,昇華到積極的追求上,以此激勵起發奮的行動,達到轉化的目的。

 

(8)主動控制。主要是用自己的道德修養、意志修養緩解和降低憤怒的情緒。在要發洩怒氣時,心中默唸:「不要發火,息怒、息怒。」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性情豪爽要適度  2012-03-19
 
      性情豪爽是一件好事,但是態度過於隨便的人卻難以獲得別人的尊敬,而且這種性情的人還會給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麻煩,比如:他們由於說話不注意分寸,常常會惹長輩生氣;不顧場合地開玩笑,無意間傷害到朋友。

 

      另外,對待身分和地位比你高的人採取這種毫無顧忌的態度,會使對方覺得你沒有涵養,不值得重用;對待身分和地位比你低的人時態度過於隨便,也容易使對方誤解,讓他以哥兒們意氣相待,甚至提出不當的要求。

 

      開玩笑的情形也是如此,如果你凡事都喜歡開玩笑,即使在講正經話的時候,也很難叫人相信。

      個性豪爽的人雖然比較好相處,但要受人尊敬,就應該善於利用這種豪爽。以我們自己的生活體驗,在

一些娛樂性的場合,我們經常會想起這類人的加入。比如,因為那個人歌唱得很好聽,我們感覺和他相處得很愉快;或者因為他喜歡講笑話,非常有趣,所以我們高興約他一起去吃飯……

 

      人們之所以樂意在這些場合找他,主要是為了娛樂的需要,但是,如果人們只是在這種時候才想到他,這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也不是在真正誇讚一個人,反過來有可能是在貶損他。至少一個只有娛樂這方面「優勢」的人,是不會被他人委以重任的,因而也不會受到人們發自內心的尊敬。

 

      如果一個人僅以一方面的特長去獲得別人的友誼,這樣的人其實是沒有什麼價值可言的。由於他不具備其他特長,或者不懂得如何來發揮其他方面的優點,他也就很難得到他人的尊敬。記住:一個重要的處世原則就是,不論在任何時刻、任何境地,都要保持一種「穩重」的生活方式和處世態度。

 

      那麼,到底怎樣才是具有穩重的態度呢?所謂具有穩重的態度,就是在待人接物中要保持一定的「威嚴」。當然,這種帶有一定威嚴的態度與那種驕傲自大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說是與之完全相反。這種反差就如同魯莽並不是勇敢的表現,亂開玩笑並不是機智一樣。

 

      一個具有穩重態度的人,是絕對不會隨便向別人溜鬚拍馬的;他也不會八面玲瓏,四處去討好他人;更不會去任意滋事造謠,在背後批評別人。

 

      具有這種態度的人,不僅會將自己的意見謹慎清楚地表達出來,而且還能平心靜氣地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如此待人處世的態度,則可以說是一種具有穩重的威嚴感的態度。

 

      這種穩重的威嚴感也可以從外在表現出來,即在表情或動作上表現出慎重其事的模樣。當然,如果你能在此基礎上,再加上生動的機智或高尚的氣質這種內在的東西,就更能增進你的威嚴感。

 

      相反,如果一個人凡事都採取一種嘻嘻哈哈,對任何事都無所謂的態度,在體態上總是搖搖晃晃,顯得極不穩重,就會讓人覺得你十分輕浮。如果一個人的外表看上去非常威嚴,但在實際行動上卻草率之至,做事極不負責任,這樣的人也仍然稱不上是一個具有穩重威嚴感的人。

arrow
arrow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