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中國未來走向的權力核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終於公布!一如先前媒體預測,常委人數由九人減為七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走上記者會舞台的中央,首先由總書記習近平領隊進場,總書記習近平接著介紹其他六位常委,按照介紹順序為內定接任為總理的李克強,接著是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根據中共傳統,以上常委出場順序也代表在黨內的政治地位排名。

習時代到來 李克強排第2

新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率領新一屆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會見媒體,李克強排名第2,而接任中紀委書記的王岐山則排第6。

晚了將近1小時,習近平面帶微笑、穩穩當當的走上台,致詞一開始按順序一一介紹上述常委,李克強還揮手致意。

習近平首次以中共總書記身分面對全球媒體,他介紹新一屆領導班子面帶微笑,細數中國共產黨過去如何帶領大陸發展,並訴之以情地說,人民的幸福與下一代的未來是中共高層最關心的事。

他感謝大家對這屆常委的關心,強調新的領導班子一定不負重託不辱使命。他稱,中國共產黨對過去的發展要「自豪但不自滿」。

值得注意的是,原先外界預料王岐山排名第7入常,但今天全場唯一打著藍領帶的王岐山排名第6入場,張高麗則是第7。

這7人未來將在習近平領導下,帶領中國大陸這個世界第2大經濟體發展。

權力的枕邊 揭露中共七太太

中共領導層向來神秘,他們的妻子更是機密中的機密。據資料,新一屆7名常委的太太們,1人是歌手、1人是學者、1人在金融界、2人出身太子黨,另外兩人連姓名都不給知道。

中共第5代領導集體、中央政治局常委今天終於揭曉,由習近平領銜、接著是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

作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妻子,彭麗媛是大陸家喻戶曉的民族歌手,唱遍各大慶祝晚會現場,更登上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首演中國歌劇。過去幾年,她的知名度甚至高過習近平。美國媒體評論,彭麗媛可能重新塑造中國第一夫人形象。

將接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妻子,就低調許多,媒體披露,程虹任職於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外語系,但只做研究不授課。為免招人閒話還婉拒學校提拔。她也從不與李克強在公開場合露面。

被歸類為「江派」、「太子黨」二代的張德江,妻子是金融界領導辛樹森。辛樹森擁有東北財經大學投資經濟碩士學位,曾任建設銀行副行長,現已退休。外傳兩人結婚時並不富裕,只住普通民宅,一進屋就是飯桌,客人到訪只能坐飯桌邊。

家族顯赫、晚清名門之後的俞正聲,人民網僅稱他的妻子是大陸前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女兒張志凱。但日前有媒體報導,俞正聲曾說:「我夫人已經裸退了,沒有任何職務,包括兼職。」

與其他領導人相比,履歷相對簡單的劉雲山,專責中共宣傳工作,被大陸網友封為「媒體殺手」的他,保密功夫到家,妻子未曾曝光,連姓什麼都無人知曉。

高級經濟師、有「京城名嘴」、「硬漢」等稱號的王岐山,妻子是中共元老姚依林之女姚明珊。媒體形容能言善道的王岐山贏得姚明珊芳心後,憑藉自身才幹與太子黨色彩加持,聲勢扶搖直上。

天津石油系統出身的張高麗,無特殊背景,仕途一路向上時,他的妻子作風超低調從沒曝光過。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頭皮屑---你有頭皮屑,很煩......常用鹽水洗頭可去除頭皮屑,還可防止頭髮脫落

02.咖啡+鹽---能喝,當然別有一番風味( 一點點就好! ) 。

03.洗青花菜---菜菜裏頭,都有綠綠蟲蟲,只要把菜放進鹽水中,那些惡蟲蟲自己就會爬出來跟你拜拜。

04.維他命C損失---用果汁或果菜榨汁機絞碎果菜,都會損失大量維他命C,所以在絞碎之前,放些鹽進去就OK啦!

05.碗盤污垢---濃濃鹽水或鹽水+醋,就OK啦!

06.蠟燭---點燃蠟燭,在燭心附近放點鹽,就可以讓燭火更亮,也能燒更久。

07.止咳---用鹽與水比例為1:100,攪拌均勻後,用吸管喝鹽水就好了。

08.蛀蟲---木質傢俱會有蛀蟲,用鹽水在傢俱表面擦擦,就可以有效防蛀蟲。

09.煮蛋---在水中加入少許鹽可以防止蛋殼劣掉,還可使以破蛋蛋白不會流出。煮好後,放入冷水中,蛋殼就會變很好剝。

10.喉嚨---唱、說話都會沙啞,喝點鹽水就不會啦。

11.藤.竹器---用鹽水洗藤、竹器,能使它們變更耐用!

12.火---用報紙包著食鹽放入火中,不但能增加火力,還可減少煙霧。

13.刷牙---用精鹽或鹽水刷牙,牙齒會更堅固潔白。

14.催吐劑---當食物輕微中毒或喝酒過量導致不舒服,可引用濃鹽水幫助催吐。

15.煙塵---煙塵沾汙白色衣物或布料時,可用溫鹽水刷洗,去除煙塵。

16.掃帚---將新買掃帚浸泡於鹽水片刻,晾乾後使用時就不會脫毛。

17.蛤---煮蛤之前,把蛤浸泡在鹽水中讓它吐沙,食用時才不會吃到沙。

18.牛奶---不用怕牛奶變味,加鹽可多保存數日都不會變味,過期還可拿來烤蛋糕和洗澡洗頭。

19.蒸飯---將鹽水和洗淨的米放入電鍋,不但蒸出來的飯松又軟,還別具風味。

20.水果---蘋果、梨子等含鐵質水果削完皮放久就變色,別擔心,只要削完後放入鹽水中,就可防止變色了。

21.洗澡---用浴缸泡澡時加些沐浴鹽或食鹽,不但可以殺菌還可讓自己神清氣爽。

22.醋---在食用醋里加些鹽,可久存而不壞。

23.燙痕---桌椅如有燙痕可用橄欖油與食鹽調和,塗抹再燙痕上一小時後擦乾淨,就恢復原狀了。

24.除草---如家中雜草長很快,可在雜草上灑上大把的食鹽,3、4天后即可。

25.抽筋---如有抽筋而發冷現象,可將鹽炒熱,用布包包著,在4肢來回擦拭!

26.火灼、燙傷---將傷口浸泡鹽水中10分鐘或用鹽灑上傷口,就能止痛、殺菌。

27.毛巾---毛巾用久,都會有濕黏現象,可用鹽搓揉後,在用清水洗淨就不會濕濕黏黏了。

28.木器---木器用久都會變黑,用鹽水擦拭後,就可恢復..

29.濺油---炸食物時,可放少許的鹽在鍋中,這樣不但可以防止油噴出還不會燒焦。

30.嘴破---嘴破很久都不能好,只要用鹽擦拭嘴破地方就回好的。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近年來,台灣掀起一股志工風潮,許多人都相約逗陣「做志工」。只要帶著「利他」精神,人人都能夠做到,人人也都可以參與,即使如陳樹菊等辛勤過日的民眾,也都能利用餘力付出。這種志工精神,成為台灣人自豪也被國際肯定的軟實力。 九月的「台灣關鍵字:十二個社會新動力」專題,以「志工」為關鍵字,在孫越和沈芯菱的跨世代對談中,孫越捨棄名利雙收,卻換來廿三年的快樂;沈芯菱從公益奉獻中找到肯定,期許年輕人別像候鳥來去當志工。此外,在當前對醫療體制充滿批評檢討之際,也讓台灣路竹會醫護志工談談他們的義診之路。

廿多年前的台灣,「志工」觀念剛萌芽,一句「夜深了,快回家吧!」在黑暗中勸撫了年輕人徘徊的心;二○一○年拿下金馬獎特別貢獻獎的孫越,是台灣第一代志工拓荒者,其人生故事比電影還精采。而兩度榮獲總統獎的台大碩士生沈芯菱,小小年紀竟投身公益十二年,是全國最年輕的志工先鋒,更被《世界年鑑》、《台灣名人錄》及高中、國中小學等八本教科書列為青年典範。

中國時報社長王美玉九月間邀請孫越與沈芯菱進行跨世代對談,老少兩人有若祖孫卻相敬相惜,彼此關懷投身志工的初衷和甘苦。原來,孫越卸下大明星光環當志工,是來自一場死亡的刺激;而沈芯菱的公益啟蒙,卻是鐵皮屋下的貧窮。

送炭到泰北 開啟意外人生

一九七○年代,是孫越演藝事業的高峰,兩年內拍上兩百部電影,紀綠無人可及,名利雙收他卻不快樂,曾三次想自殺。一九八三年代表宇宙光「送炭到泰北」行動,意外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眼睜睜看著孩子在面前死亡,任何人卻都無能為力!」中國青年軍出身的孫越,打過仗看過死亡,但他開始思考,不該只為自己活。

他回國後宣布「八個月做公益、四個月拍電影」,一邊演戲一邊當志工,但發現兩者難以兼顧;一九八九年,就在沈芯菱出生的那一年,孫越正式退出了四十年演藝生涯,白天宣導戒菸捐血、捐贈器官、安寧緩和醫療等公益,晚上則留給家人,「這輩子我最喜歡演戲,不管是小舞台還是大場面,我都夢想成真做到了,所以我不太在意自己了,想為弱勢向社會發聲。」

早熟的沈芯菱,則毫無一般人的快樂童年。她坦承,自己一直很自卑,小時候擺攤賣汽水、花生、菱角等微不足道小東西,賺錢有限、居無定所,「有一天,一個小妹妹來買汽水,一樣都是五、六歲卻穿著漂亮洋裝,反觀我一身髒兮兮…」幾天後,沈媽媽神祕從身後拿三本舊書送她,語重心長說,「我們應該去想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想要的東西,人總是喜新厭舊,衣服外在舊了就丟了,很多東西卻是別人一輩子拿不走的。」

路邊攤教育 體會自己富有

「我長大真的發現,知識、親情、關懷和善良才是一輩子拿不走的東西,因為有父母的陪伴,我慢慢從貧窮活中體會自己的富有,所以,路邊攤的貧窮教育,是我最大的養分!」十一歲,媽媽發現她的電腦天分,向親友借錢卻飽受譏評,最後變賣玉飾買了中古電腦,沈芯菱幾經苦學,十二歲架設網站幫忙賣衣服,更為愁眉不解的阿公和雲林斗六農友成立文旦產銷網,成為台灣第一個農產直品銷網站,大開公平交易的先例,十年來已成功銷售一百多萬斤。

「十年前投入時,我不知道這就是志工,只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生活周遭開始而已!」沈芯菱自覺,只有自己可以幫助自己,也只有自己可以放棄自己,怨天尤人沒有用,但積極改變就會不一樣;家境收入穩定後,沈芯菱從農產品動不動崩盤,感受到台灣產銷機制的脆弱不全,看到城鄉差距的教育弱勢,她架設安安學習網站,讓沒錢補習同學迎頭趕上,「一碗飯如果自己吃,只有一人開心;但十人吃,就會有十一人開心,加上我自己。」  八月下旬,孫越在教會上向太太「孫媽媽」致意,感謝她當年「半推半就」接受他退出演藝圈沒收入的生活。孫越說,他想到的是社會公義,但太太卻要張羅生活,他算算拍戲賺來的房子和存款,其實和軍公教差不多,這樣就夠了,「但當志工廿三年換來的,反而是愉快的心,改善了和家人和社會的關係,最重要的是,你怎麼面對你的明天!」

老婆做後盾 推戒菸成箭靶

孫越所到之處,路人無不投以敬愛的笑臉。但當年為了推動《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他卻成了箭靶,不少老煙槍生氣打電話來抗議,甚至有人當著孫越的臉大呼一口菸,嗆他「我可是戒菸了」,孫越毫不動氣只是笑說,「他們沒有情緒的出口,讓他們發洩吧。」

沈芯菱幫老農賣水果,卻也常被鄰里譏「小孩玩大車」,從小最常聽到的三個字就是:不可能。不管用電腦賣柚子,或做教學網、英語園地、到菜市場發傳單,從網路銷售到實體教室,國中生的沈芯菱常被誤認是詐騙集團,對她而言,人生最大的挫折不是貧窮匱乏,而是人性的不信任,「不是說做好事有好報?但理想和現實往往落差很大,我要謝謝當年所有瞧不起我、不願意借錢、認為我們癩蝦蟆想吃天鵝肉的人,因為那讓我把負面情緒轉變成動力。」

抱怨變抱願 瞧不起激鬥志

把「憤怒」變成「奮發」,把「抱怨」變成「抱願」,沈芯菱努力的成果終於被看見。對於教育部將志工列入十二年國教指標,沈芯菱認為,帶有自身利益的出發點都未良善,恐怕喪失了志工的初衷。志工是無法打分數的,國家由上而下的政策,很難強求動力,應該從下而上扎根,從社區到政府才能長期持續深入,不能像候鳥一樣來一下就走。

經驗豐富的孫越也分析,「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志工,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是好志工,有心的人要多鼓勵,但硬要強制不好像在鐵幕?」

年屆八十二歲的孫越,心疼沈芯菱的早熟,「妳從小關心別人,怎麼度過妳的叛逆期?」沈芯菱成熟的說,「做這些公益就是我的叛逆!雖然和別人的叛逆不一樣,但我很幸運這個叛逆對社會有幫助。」她感慨,曾有一段時間自己不想再當志工,因為自己一路做的包括滯銷農產品、弱勢教育、人文歷史關懷和基層生計等,這些不都該是政府的事?

愈多人投入 進步力量愈大

沈芯菱建議政府,不要把志工當成廉價勞力,不要澆熄志工熱情,唯有關心環保、人權、農業、教育的志工愈多,這個社會進步的力量才會愈大。孫越也引用德瑞莎修女的名言,「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共同號召更多年輕人加入志工行列,讓自己的愛心被看見。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4年前,謝明哲參與創辦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是臺灣的醫學大學院校最早創設的營養學系。他熱衷教學,嘉惠無數學子,即使退休後仍每星期到校上課。此外,也樂於將自己的養生觀:營養、保養及修養的「三養」,透過專業生活化的演講分享給民眾。他風趣幽默的表達,總讓臺下聽眾呵呵大笑……

謝明哲從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退休後,行程一樣忙碌,但生活充實、自在,從他自己的Facebook首頁,用一隻手舉起單車的照片可看出端倪。採訪時,他一邊描述拍照時的狀況,右手不自覺舉起:「我很輕鬆地就舉起來了,一點都不費力。就跟善存廣告中一手扛起單車上樓梯的健碩老男人一樣,很輕鬆。」

幽默風趣是許多人聽完謝明哲演講後的印象,生活中,他也是風趣待人、很懂得自我調適,教學多年,常遇到學生上課不專心、翹課,研究計畫遲遲未通過等挫折,他常用自我解嘲法改變心情,讓自己不要陷入低潮情緒。

自我解嘲化僵局 處事待人樂開懷

曾經友人建議他寫本自傳,記錄一生重要事跡,他語帶自謔表示:「我不會寫自傳,就算要寫,也會用『一位具有爭議性的謝某某』來切入。」他自我解嘲地說,很多人以為他是營養專家,生活應該很嚴謹,其實私底下他是性情中人,愛與好友品酒及打打小牌,前者與他的營養形象違背,後者似乎會帶壞社會風氣,但他不多粉飾,因為這是他真實的生活態度。

這看似不好的兩種東西,謝明哲覺得,只要運用得宜,也能讓健康促進大過健康損害。他品酒一定與朋友共飲,不喝悶酒,他說:「享受好友交心的樂趣,不亦快哉!」打牌一樣如此,牌腳都是熟識的朋友,輸贏很小,重在與朋友小敘,與博弈無關。

謝明哲笑說,這是他個人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個方式,不適合大家學習。這段與我們採訪互動的「爭議」對談,他不時自我解嘲,不時語帶幽默的發表觀點,這正是他與朋友的相處模式,特別是壓力上身時,這類解嘲式幽默常會化解僵局,提升冰點溫度至熱點,有紓壓效果。

每天堅持走2萬步 下雨拿著傘照樣走

有人稱謝明哲是「北醫營養學教父」,這與他創辦第一所保健營養學系有關,自開辦之後,其他醫學院校陸續設立。之後,他又倡導營養、保養及修養「三養文化」,將營養保健觀念生活化,並廣泛在企業、團體所舉辦的演講活動中宣導。

而保養的重要一環就是運動。運動對他來說,根本與吃飯、睡覺同等重要,早已融入生活之中。「我的運動原則是『733』,比政府推動的『333』原則更有效果」,謝教授是徹底的執行者。「333原則」是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以上,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他是每週運動7次,天天運動,每次1小時,慢跑或快走的心跳速每分鐘130下。

他還訂立每日要走2萬步的目標,隨身攜帶計步器,「隨時走、隨地走」,不放棄任何走路的機會,即使下雨天,一樣拿著傘照走、照跑。在外用餐或開會時,如果能用走路到達的地點,一定不開車或搭車,而是邁開大步往前走。不常走路的同事若有機會同行,常備覺吃力,因為謝教授的步伐很快,很難跟上。

即便到異地開會或旅遊,等車空檔,謝教授就像獵人一樣四處蒐尋,不同的是,獵人尋覓獵物,他是尋找能運動的空間,「像臺中烏日高鐵站,有連接臺鐵新烏日車站,走一圈5分鐘,走五圈20幾分鐘,就可度過等車空檔,臺北車站也是一樣。」

2萬步是計步器的數字,他為了堅持「733」運動原則始終如一,會記下每一天、每一筆運動次數。重視記錄的他認為這是自我管理的藝術,無論大小事都寫在記錄本上,答應別人之事、別人跟他的約定一一記錄,或許沒有幾行字、字跡潦草,但只要做到,就用筆畫掉,代表事情解決,壓力也就紓解,還沒畫掉的,則必須挪時間來完成,這些記載看似瑣碎,卻是活生生的記錄,一點都不打折扣。

少油少鹽謝絕油炸物 也重營養保健品的補充

謝明哲平常推廣的觀念是均衡營養及多吃新鮮食物,很多人好奇問他會不會額外補充保健食品,他的答案是:「我一定補充,還吃很多種。」不過,他強調前提是:每天必須吃三餐,吃飯配菜,從食物中獲取六大類營養素,不能捨本逐末;飲食上,也嚴守不吃油炸物、少油、少鹽的原則。因為常有應酬,外食機會多,常吃得太油、太鹹,易營養不均衡,所以他格外重視營養保健品的補充。

此外,他也很重視早餐,「以前是喝多種蔬果打出來的精力湯,再添加各類保健食品,這些年通常會泡一杯500㏄的多種類濃稠營養粉,以五穀粉為調製基礎,再根據餐桌上擺放的保健食品進行添加,譬如對腸道保健有幫助的乳酸菌及膳食纖維、對全身機能有益處的綠藻片、含豐富維生素B群的棗精、對維持健康幫助很大的大豆蛋白、卵磷脂,會再搭配麵包或饅頭一起食用。」他還經常額外補充調節血脂的ω-脂肪酸魚油、對心臟有幫助的CoQ10、對眼睛有幫助的葉黃素等。

為自己訂下登高山、騎單車環島的目標

雖然創辦北醫保健營養學系已是34年前的往事,但對他來說,一切如同昨日,因為他從未離開,即使退休了,仍是保健營養學系的講座教授,每星期還是到校上課,授課之外則準備演講講稿,審核相關文件等。

現在的他,每天一早五點半起床盥洗後,便前往鄰近的國小操場運動,有時慢跑,有時快走,邊搓拉耳朵,或做擴胸運動,甚至還可腦力激盪想事情,常有曙光乍現的豁然開朗。操場跑完後,再做甩手、毛巾操、倒步走、拉背肌、拉小腿肌及伏地挺身等強化肌肉運動,足足運動一小時後,通體舒暢、精神飽滿,再展開一天忙碌的生活。

為了證明自己體魄健康,期許活到80歲還能登高山。謝明哲除了每天運動,還參加花東縱騎、半程馬拉松路跑、泳渡日月潭等。去年,他參加「第29屆2011年國際日月潭萬人泳渡」,即使落在八、九千人之後,但挑戰自我的毅力讓他游完全程,下一個渴望挑戰的目標是「騎單車環島」,希望能夠「挪出8、9天假期,挑戰夢想」。今年他的目標是與朋友攀登日本富士山,而最大的鬥志是攀登玉山,挑戰健康高峰。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問:「台灣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是哪一種?」大部分的女性可能會回答乳癌或子宮頸癌,但其實肺癌已連續20年蟬聯女性癌症死因榜首。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數年來國人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高居第2位,僅次於肝癌,但據最近公布的十大癌症,男性肺癌死亡率已升至第一位;在女性則仍為第一位,是國內女性最主要的癌死亡原因,也因此,肺癌與肝癌並列成為國人健康的兩個重大威脅。

肺臟對於人體有多重要?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肺臟是由一對海綿狀的組織所組成的圓錐型對稱器官,左右各一,為呼吸系統的重要部分之一。吸氣時,肺臟會藉由吸入空氣,和肺循環內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此外,呼吸道的黏膜纖毛和免疫細胞,也分別能阻止空氣中的灰塵、污染粒子、細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進入人體。雖然肺癌的確定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不過,眾多危險因子當中,抽菸絕對是列為頭號危險因素。

以往台灣吸菸人口多,香菸當中的尼古丁會影響支氣管內的纖毛運動,使它清除廢物的能力降低,支氣管與肺部容易因刺激而受損,抽菸的人因為香菸焦油中的大粒子不會跑到末端的肺泡區,所污染附著的位置靠近氣管或大的支氣管等呼吸道與組織黏膜,長期下來就會造成上皮癌症病變。

賴基銘說,抽菸人口多,也就是為何以往肺癌患者中上皮癌的比例居多,但是近年來各項宣導和法令限制,讓抽菸人口大幅下降,但受二手菸及其他煙塵之害的比例增加,造成另一現象產生,那就是肺腺癌的比例大幅升高,這當中又以女性占大多數。

9成肺腺癌女性不抽菸

賴基銘進一步表示,醫學早已證實肺癌和抽菸有絕對關係,但是全人口當中女性吸菸數只占5%、男性吸菸約占40%,其中卻仍舊有許多肺癌患者不抽菸,而得肺癌的女性中也只有1成是抽菸的,有4成確實受到二手菸害,這當中女性8成都是肺腺癌,男性約6成是肺腺癌。許多肺癌患者他們都不抽菸不喝酒,有的人甚至生活作息都非常正常,幾年前因肺腺癌過世的年輕舞者羅曼菲是個例子、前法務部長陳定南也是、帽子歌后鳳飛飛更是引起歌迷無限追思的個案。

由臨床病例顯示,罹患肺癌的原因有一半是查不出來的,推斷有可能與基因有關,或是工作生活環境……等,不過仔細分析這些平常不抽菸、生活規律的女性患者後,得到的結論也不得不正視其傷害,大約有4成的肺癌患者罹患癌症因素就是「二手菸」的影響!賴基銘表示,女性很多從小就受二手菸害,長大後進廚房,油煙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機會。

二手菸是肺部的殺手

一般肺癌防治都是針對吸菸者,提醒吸菸的高危險族群要定期檢查,而忽略了其實二手菸對肺部的危害,並不亞於吸菸。賴基銘解釋,二手菸是由吸菸者呼出的菸氣,其中香菸的粒子較小,所以,會被吸到肺部更深入的地方,到支氣管的末端靠近肺泡處。因此,罹患肺腺癌的機率就大大增加,再加上患者對「菸害」認知度不足與自我健康警覺度低,是台灣女性肺癌死亡率持續攀升的重要因素。

起源於肺支氣管及肺泡上皮細胞的肺癌,其臨床表現與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壓迫及侵犯鄰近器官,以及有無轉移等情況有密切關係。因症狀不太表現在初期階段,而且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狀又近似呼吸道發炎,因此往往讓患者不容易察覺,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良機。

兩大類肺癌

肺癌依其癌細胞來源可分為兩大類,即原發肺癌及轉移性肺癌,腫瘤若原發於肺臟則稱為「原發肺癌」,但若由其他臟器轉移而來,則稱為「轉移性肺癌」。若從病理學角度分類,則有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其臨床表現不同,更重要的是治療方式也有所差異,不過許多臨床個案統計顯示,小細胞肺癌病患的預後,普遍比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差,其後就此兩種肺癌多做說明。

◎非小細胞肺癌:
主要包括腺癌、鱗狀細胞癌與大細胞癌三種類型,比小細胞肺癌常見,在台灣約占所有肺癌的88%,相對於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的生長較緩,轉移也較慢。通常治療以手術切除病灶為主,初期發現的話,有完全根治的機會,當然也不能排除術後仍可能發生轉移或復發的情況,只不過大部分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在發病時,都已經是疾病的晚期。對晚期的非小細胞肺癌病患或是評估不能開刀的病例,則仍可採化學藥物及放射線來治療。目前肺腺癌多一種標靶藥物的治療選擇,若表皮生長因子基因(EGFR)有突變,治療效果相當好,尤其是亞洲人、女性、不抽菸者,是最佳使用對象。

根據2012年最新的肺癌分期,依照國際TNM系統(T指腫瘤,N指淋巴結轉移,M指遠端轉移)分為四期:

《Ⅰ期》:原發腫瘤小於或等於3公分,侷限在肺支氣管內,沒有淋巴結轉移,這階段擁有最佳的預後。

《Ⅱ期》:腫瘤介於3~7公分,侵犯主支氣管或離carina(左右支氣管分支處)2公分外,可有肺葉塌陷,淋巴轉移到同側肺門內。

《ⅢA期》:腫瘤大於7公分,病灶侵犯胸壁及橫膈膜,離carina(左右支氣管分支處)2公分內,甚至到心包膜、縱膈腔膜,可有肺葉塌陷,同側縱膈淋巴結轉移,此階段仍可接受手術治療。

《ⅢB期》:病灶已侵犯到肋膜腔,有惡性心包膜或肋膜積水,同側多發性腫瘤,大血管、氣管或食道侵犯,或有對側肺門及縱膈腔淋巴結、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已不建議手術治療。

《Ⅳ期》:病灶已轉移到對側肺部、返喉神經、縱膈腔淋巴結及肝、腦、骨頭或骨髓等器官,目前仍以化學治療為主,通常第四期肺癌的平均存活率則僅剩一年左右。

◎小細胞肺癌
至於約占所有肺癌12%左右的小細胞肺癌,癌細胞生長快速,而且很快就由淋巴或血液循環系統蔓延至身體其他組織或器官,就算每年都去照X光,也有可能去年肺部X光一切正常,而今年已經是肺癌第四期。可見這種肺癌不但不易被察覺,癌細胞發展的還相當迅速,一般無法以手術切除,不過,對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療效比非小細胞肺癌更好,因此,治療以全身性的化學藥物為主,必要時輔以放射治療。

小細胞肺癌因為生長快速,依臨床分期,只分為侷限期(limited stage)及擴散期(extensive stage)兩種,其中侷限期是指病灶侷限於單側肺部,可能已侵犯到肺門、縱膈腔或鎖骨上淋巴結,所有在臨床上可發現的病灶,均可完全涵蓋在一個胸部放射治療的照射範圍內,且沒有惡性肋膜積水或遠處轉移的跡象。至於擴散期則是病灶已超過侷限期的範圍,如有惡性肋膜積水或擴展到對側肺部,以及已有遠處轉移的情況。

肺癌雖然好發於男性,但卻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一位,賴基銘表示,在認識肺癌之後,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不抽菸、拒絕二手菸害、遠離各種煙塵(廚房油煙、工廠或汽車排煙),多吃蔬菜水果,以及透過必要的篩檢(例如針對高危險群進行低劑量螺旋電腦斷層),才能提早發現,提高治療效果。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骨質疏鬆症的人是關節炎的高危險群?
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專利?
有哪些保養方法,幫助寶貝關節健康?

台灣目前約有150萬人受關節疼痛所苦,尤其年過70歲的老人家,10人中就有7人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然而,退化性關節炎也不全然是老年人的專利,關節炎問題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如果有肥胖、慢性病、基因遺傳等問題,或者過度使用,甚至缺乏運動,都可能會讓關節軟骨磨損,提前在年輕時候就發生,尤其女性更是高危險群,約占了2/3以上。

辛勞的母親成天忙裡忙外,打理一家大小的日常生活起居,卻忘了照顧自己。特別是關節的健康,更在不斷的忙碌操勞中漸漸流逝。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感謝媽媽之餘,別忘了呵護媽媽的關節,享有自在走動的生活!

骨質疏鬆≠關節炎

一般民眾常誤以為關節退化是骨質疏鬆症所造成,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黃德豐指出,骨質疏鬆一般沒有明顯症狀,多半是外傷時,骨頭因疏鬆沒有承受力而壓扁,造成背部疼痛才發現,並不會有關節疼痛的症狀。

無論如何,正確的保養與治療是預防關節耗損、減輕關節疼痛的不二法門。為讓大眾瞭解保養的竅門,《大家健康》雜誌訪問了醫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中醫師等各領域的專家,有系統地在《用對方法,關節不痛》一書中,說明各種與關節炎相關的預防、治療、照護資訊與建議。

注重保養、規律運動 常保關節健康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前理事長、國泰醫院物理治療組組長簡文仁於本書推薦序中指出,年輕時要養成運動習慣,藉以訓練、強化關節的結構與功能;上了年紀後,更要注意保護和滋養,像減重、強化肌力,善用輔具護具,避免操勞折磨,甚至受傷,就是保護;注意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成分,並有效地消化吸收,並透過運動,將營養成分輸送到關節內修補,就是滋養。

台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王至弘也在推薦序中強調「運動即醫療」、「要活就要動」的概念,運動可讓生活更有活力、更有品質,同時也是保養關節不可或缺的良方。

《用對方法,關節不痛》一書詳盡的告訴讀者如何預防保健,如果遇到關節炎疼痛難耐或急性發作時,建議病友可採行哪些方法或藥物控制病情,什麼情況才需要開刀治療等等。協助被關節炎所苦的讀者,找到適合的處理方式或預防方法,擁有自在走動的快樂生活。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彩蝶
對一半

過去數年內,我見識了許許多多令人費解的減重產品。像是保證會促進新陳代謝的海藻貼片,套在指頭上的戒指宣稱讓你的身體像慢跑六公里一樣,還有放在鞋子裡會幫助你燃燒熱量的鞋墊。

再來就是綠茶。自從某一本減肥書籍的作者在“歐普拉”的節目上宣稱綠茶能快速燃燒體內脂肪,只要別碰咖啡改喝綠茶就能在六週內瘦下五公斤後,綠茶儼然成了減肥聖品。不過當可口可樂以及雀巢搶搭順風車,推出號稱可以消耗熱量的綠茶萃取物飲料時,美國卻有二十八個州開始調查是否有廣告不實之嫌。最後兩家公司決定支付罰鍰,同時修改行銷口號,強調該款飲品必須搭配運動與飲食才能有瘦身效果。

端看這股熱潮就知道綠茶已經超越了減肥戒指跟海藻貼片。而事實上,綠茶也的確能幫助身體燃燒多餘的脂肪;只不過搆不上減肥的程度。

綠茶含有一種稱為兒茶素的抗氧化物,後者經過實驗證實能夠促進新陳代謝以及脂肪燃燒。一份針對十名男性的研究計畫證明,比起純粹咖啡因或安慰劑,兒茶素與咖啡因的混合物的確會使受試者然後更多脂肪。

另外也有多起小型實驗計畫是在研究是否只要攝取含有兒茶素與咖啡因的茶飲或營養品就能產生減肥效果。當研究人員抽出其中十三件類似實驗的研究數據後,發現一般受試者在服用兒茶素與咖啡因約莫三個月後,會比服用安慰劑的實驗對象瘦了半公斤到一公斤左右。由於差異實在不大,研究人員聲明「稱不上絕對相關」。

目前還不清楚如果攝取時間更長體重是否會進一步下降或是原地踏步。我們也不知道確切的兒茶素攝取量,因為每件實驗計畫的使用量都不相同。加上實驗的受試族群各自不同,所以無法判斷對什麼樣的人效果最佳。

另一個不明之處則是長期服用綠茶營養品的安全性。目前已經有超過二十個案例顯示前者會對肝臟造成傷害,特別是空腹時服用。

所以如果想試試綠茶減肥,最好還是喝綠茶飲料,別碰膠囊產品。雖然綠茶會稍微刺激你的新陳代謝,可是別期待綠茶能把你塞進你的比基尼。更別提如果你喝的是綠茶奶昔或星冰樂,這種飲料一杯就多了四百大卡的熱量。與其喝這種加工飲料,不如改用減肥鞋墊吧,至少不會增加熱量,走起路來也或許舒服點。

吃飯時邊喝紅茶或綠茶會降低百分之五十的鐵質吸收量。但只要加點檸檬在茶裡就能改善緩和這種作用,因為檸檬裡富含大量維他命C,能增進鐵質的吸收。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班後,你都在做什麼?看電視、上網、吃飯、睡覺?或是把公事帶回家,繼續加班?

累了一天,你心中的小惡魔是否老對你說悄悄話:回家當沙發馬鈴薯吧!如何打敗偷懶小惡魔?《Cheers》雜誌一次幫你解決最想問的5大煩惱!

Q1:下班後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何好好利用?

很多人都是從「興趣」開始的,回想自己過去有沒有很喜歡做的事,卻因為升學、就業等種種社會期待,而逐漸放棄?下班後的時間正好可以讓你拾回遺忘的嗜好。

不知道興趣何在的人,反而更要好好利用下班後、上床前的幾個小時,去廣泛接觸與試驗。哪個活動看起來好像很有趣?最近同事之間流行學什麼?不妨都去試試看。

興趣需要一些時間、走一些冤枉路才能找到;然而,有些人就是在這看似「浪費時間」的過程中,找到日後共同創業的夥伴;有些人則藉由某個活動進而愛上另一個嗜好,甚至成為達人。

更有目的性的人,則會為自己下一階段的職涯預做準備。學習第二專長,或是利用副業兼職,去拓展另一個產業的知識,多了第二份收入,也多了另一個生涯選項。

不想那麼積極也沒關係,那就找件和家人可以一起做的事,專心「陪伴」彼此,也能提升親密關係的品質。

Q2:我常常一開始興致勃勃想做這做那,但過沒幾天就窩回沙發上看電視?

「意志力」很重要。很多人一下班,回家就是看電視或睡覺,但長久下來讓人生變得匱乏。為什麼會「窮忙」?正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讓我們窮的只剩下工作。

所以不要給自己有理由懶惰,應該想辦法克服那些藉口。例如找離住家、公司近的地方,「距離」就不是問題;預先把想做的事排進下班後或假日,把它當成跟工作一樣重要的目標,「時間」也不會是困難。有些活動如練瑜珈、寫作,不用多好的設備或場地,做了之後,留下的效益都是自己的。

若是個性容易只有3分鐘熱度的人,不妨找朋友一起加入,在彼此督促下試著持續半年,你會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停下來。

Q3:每天累得跟狗一樣,下班後哪有精神?

有趣的是,樂在下班後的人都說:「愈累愈想動」,而且動了之後的正面能量,更能回到自己身上。

正因為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更能轉移注意力,放鬆工作帶給自己的壓力。就算在工作上受氣,只要想到下班後可以從事帶來快樂的活動,頓時就能輕鬆起來。

其實,身體上的疲憊不是累,「精神」才是關鍵。同樣是「動」,不想做的事是「勞動」,喜歡做的就變成「運動」。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一件事,就算下班後身體再疲累,你也一定想做。

有時候身體的勞累,可能也是倦怠引起,盡可能布置一下自己的工作環境,多放一些能幫助心情愉悅的東西,也許是一句標語、一盆植物,都能讓自己在愉悅的心情下工作。如此一來,下班後也不會因為累積了一天的壞情緒,而只想什麼都不做地攤在沙發上。

Q4:公司有加班文化,主管更是工作狂,怎麼辦?

受制於組織氣氛被迫一起加班,又覺得無所為而忙的人,請積極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浮濫加班的情況真的不能改善嗎?能否嘗試向上反應這種畸形的現象?

如果下班後已排定計劃,更該主動與主管溝通。例如要進修,則對於詳細計劃及學成後對公司的貢獻,都要說明清楚。

另外,對工作及其他活動的時間分配,要預先因應彼此的排擠,避免影響工作,並提出可能的解決辦法。例如彈性上下班、假日加班,或善用科技在家處理公事等。

若加班不是常態,有時剛好碰到業務尖峰期,但因為下班後的私人活動而無法配合,建議不能只考慮自己。最好在安排下班後生活時,事先考慮這種情形,預留調整空間。畢竟,有時主管可以退一步,但當部屬的也要回過頭想,公司的計劃有其必要性。

若每次老闆交付任務,都以個人因素為由拒絕,久而久之,老闆自然不會再託付重任,對自己也未必是好事。

Q5:如何改變假日總是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的狀態?

如果你真的認為工作與生活一樣重要,就要不只用腦「工作」,也要用腦「生活」,認真找出方法來經營,不要虛度青春。

別讓週末總在閒晃中度過,養成習慣,每到週四或週五,就先撥出時間,想想這個週末可以做什麼,先做規劃,到時候就不會不知不覺一覺睡到中午,結果平白浪費兩天,事後根本想不起來自己做了什麼,徒增懊悔。

不妨把假日生活當成人生的重要專案來管理,你會發現自己過的愈來愈充實,這才是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真正意義。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感冒雖然我們不能制服它,但我們還是有預防和緩解症狀的辦法,在又一個感冒多發季來臨之時,一些對付感冒的方法,你可
試試。

01、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後雙腳要發紅,才可預防感冒。

02、生吃蔥
生吃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其他菜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03、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喉部效果更佳。

04、冷水浴面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復多次

05、按摩鼻溝
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06、鼻子插蔥
感冒後鼻子不通氣怎麼辦呢?可以睡覺時在兩個鼻孔內各塞進一新鮮蔥條,3小時後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於次日再塞一次。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蔥條要選擇粗一點,細了,一是藥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觸鮮蔥過敏,可在蔥條的外麵包上一層薄薄的藥棉。

07、白酒擦身
用銅錢、硬幣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輕刮前後胸、曲池及下肢曲窩處,直至皮膚發紅發熱,然後喝一碗熱薑糖水,約15分鐘後便大汗淋漓。汗後周身輕鬆舒適,此時注意免受風寒,感冒很快痊愈。

08、可樂煮薑
鮮薑20至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樂中,用鋁鍋煮開,稍涼後趁熱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09、呼吸蒸氣
初發感冒時,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可減輕鼻塞症狀。

10、熱風吹面
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鐘熱風,每日數次,可減少症狀,加速痊愈。

11、蒜泥蜂蜜
將等份的蒜泥與蜂蜜混勻後,用白開水送服,每次一湯匙,每天4至6次,對治療流感有佳效。

12、香油拌蛋
將一兩香油加熱後打入一鮮雞蛋,再衝進沸水攪勻,然後趁熱喝下,早晚各服一次,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後的咳嗽。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0年,美國因貧富相差懸殊,產生了許多社會矛盾。窮人不但仇恨富人,還對政府有牴觸情緒,這些不好的因素就像一枚枚潛藏在暗處的炸彈,令政府不安。
 
為了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政府部門曾經想了許多方法:比如給富人增稅,給窮人提高福利;比如提高汽車豪宅等奢侈品的售價,在窮人密集地設廉價超市等。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一位叫羅伯特的電視記者,拍攝到了這樣兩組畫面。一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總經理在辦公室裡超負荷地忙碌著,雖然西裝筆挺,但神情憔悴、滿面疲憊。
 
另一組的主人公是一位給寫字樓掃地的垃圾工。垃圾工身穿藍色帆布衣服,破舊但不髒亂,只見他一邊清掃垃圾,一邊哼著美國鄉村音樂,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總經理是美國典型的富人代表,而垃圾工則是美國典型的窮人代表。這兩組鏡頭在電視上播出之後,奇蹟出現了:不但窮人不再仇恨富人,居然還有很多富人羨慕窮人的生活。
 
很多政府官員和社會學專家都覺得奇怪,不過是兩組極普通的鏡頭,怎麼就有這麼大的威力,令政府耗巨資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得以輕易化解?
 
還是那位名叫羅伯特的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以前許多鏡頭都習慣於對準富人的資產和窮人的疾苦,所以矛盾便出現了。
 
而我則是將鏡頭對準了富人和窮人的內心。富人因為慾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憊,而窮人因為生活簡單,所以滿臉自得。富人和窮人不能只比物質,還要比幸福感!
 
有人向達賴喇嘛提出問題:關於人生,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他回答:「人類,為了 賺錢,他犧牲健康。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就這樣,他無法活在當下。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地活著。」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