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

一個窮鄉僻壤來的孩子,只有國中學歷,認識的國字不超過五百個,一斤等於十六兩都搞不清楚!為了讓母親過好日子,他立志成功。藉由跨領域、持續的學習,如今他在法國揚眉吐氣,贏得世界麵包冠軍!

三月中旬,來自台灣的吳寶春打敗歐、美、日頂尖的麵包師父,拿下第一屆世界麵包大師個人冠軍。今年四十歲,只有國中畢業、沒吃過法國麵包的吳寶春,卻連續兩次在法國比賽奪冠,創下了烘焙業的傳奇。

吳寶春出生在屏東鄉下,是家中八個小孩的老么。十二歲時,父親過世,家中生計全靠母親一人。國中以前的吳寶春不喜歡讀書、討厭上學。總是放牛班裡的最後一名,國中畢業時國字還認不到五百個。

因為不知求學的意義何在,國中畢業後就北上當麵包學徒,才發現「沒讀冊」讓他吃足苦頭。

在他的自傳《柔軟成就不凡》中有則小故事:初到台北的吳寶春是一三八公分高的鄉下「細漢仔」。剛當小學徒時,師父要他秤一百兩的糖,他拿著吊秤,專心看著細細的格子,一格一格從一數起。師父看了破口大罵:「你白痴喔!不知道一百兩是六斤四兩?」「細漢仔」愣住了,因為沒有讀書,真的不知道一斤就是十六兩。

一直以來,吳寶春內在有著強烈的趨力希望可以成功、出人頭地,讓母親不必再過苦日子。他以為不升學、當學徒就可以不必學習;因為自己不怕苦,但怕讀書。沒想到,當學徒還是得學習,而且,這種學習一點也不比讀書輕鬆。

當兵時,為了突破瓶頸,吳寶春才開始認真「讀書識字」。服役期間,他一邊看電視一邊看字幕認字。讀不懂的地方,就去問大專兵。他最喜歡讀商業、勵志的書。讀大專兵案頭上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讓他首次感受到心靈的戰慄。閱讀讓他彷彿長出一對得以高飛的雙翼。

帶領他進入更高境界的貴人陳撫光,教吳寶春「品味」。陳撫光熱愛美食和美好事物,他給從來不知何謂精緻生活,下班後只想去海產攤、土雞城的吳寶春當頭棒喝:「麵包不好吃」。他帶著吳寶春嘗美食、品酒,更建議他到台北亞都飯店住三天,把飯店裡的每一個餐廳吃遍。知道什麼叫做「好吃」。

學習慾望強烈的吳寶春為了看懂日文烘焙書去學日文,又幫進口食材的廠商研發產品,換得廠商免費讓他到日本進修。日本進修解開他學習烘焙的困惑,靠「感覺」傳承的台灣烘焙技術,有太多的失真:「原來十幾年來,我都用錯的方法做麵包!」吳寶春真正體會到烘焙的藝術和深奧。

靠著自學,吳寶春從國中畢業的半文盲,到眾人矚目的世界冠軍。深深體會學習的挫折與樂趣,吳寶春希望自己未來無私的傳承,投入台灣烘焙的教育與創新,能提升台灣烘焙業的國際競爭力。

熱情的寶春師父,在專訪中娓娓道來他的學習和成長之路。

---

得獎第一個想到母親。母親對我影響非常深,在貧困家庭長大,母親一個人養八個小孩,這麼苦,她都不放棄。她知道自己不能不工作,小時候常聽到鄰居的阿姨叔叔說:「你媽今天身體不舒服,去雜貨店買了康貝特,又去工作了。」

還有一個畫面讓我記憶深刻,當兵時有次抽空回家看媽媽,母親出去工作回來洗完澡,正準備吃飯。我看到桌上只剩下魚頭,只有魚頭和飯,那魚頭大概不只吃一天了。我霎時淚流滿面,轉身快說:「我回去了!」那時我身上只有回營區的錢。我對自己說,當兵回來後,不要再讓母親辛苦的去工作。

預演世界冠軍的工作態度

我因為學做麵包才知道學習的重要。因為做麵包必須會數學,也因為做麵包,我才去學日文……更重要的是,跨領域的學習。

其實小時候,我很會逃避,但長大後發現逃避反而更痛苦。比方說我發現自己因為沒讀書,既沒知識也沒常識,才開始學認字和閱讀。

我心裡一直想要成功,所以想知道成功的人是怎麼做到的。於是我開始讀傳記,從中去觀察、去學。

傳統的麵包師父都是技術導向。但是麵包師父要提升,不只要學專業技術,要學美學,比方說蔬菜怎麼搭配才能好看又好吃,食材間味道的和諧等,都和美學及想像有關。若無法想像,就無法形成畫面,但要有想像的能量,必須靠學習來補充。

麵包是我的專業,但如何讓我的專業更豐富、更精采,就必須學習廚藝、美術、音樂、品嘗美食、品酒等。我也曾經為了學習如何發酵老麵,而去研究微生物。在台灣結合微生物和烘焙的書很少,所以我就去看日文的書。

當我學習愈多,瓶頸就愈少;學習愈多,我的失敗也愈少。我把失敗當智慧的累積、當考驗。跟媽媽一樣,我從來不怨天尤人。我會自我反省,就算學習過程遍體鱗傷,我都會站起來繼續努力。

準備到兩百分

這次出國比賽前,我就已經宣告要把冠軍拿回來。我以世界冠軍為目標,所以我做的事情就以世界冠軍為標準:冠軍現在應該是在看書,不是看電視;冠軍現在應該在練習,不是在睡覺……我準備好了,準備到兩百分,已經熟能生巧。就算最後我失敗,過程中也學到很多,技術也成長。

準備到兩百分的意思是,比賽項目都準備好,也都會做,且能準時完成。然後,我會給自己出狀況題。比方說,萬一我手受傷怎麼辦?萬一機器出問題怎麼辦?若蒸氣烤箱壞掉?沒有我熟悉的材料?考試不管人為或機器出狀況,參賽者就是要在八小時內做出來。

二○○八年第一次去法國比賽前,我沒去過法國,也沒有吃過法國人做的法國麵包。賽前,有點懷疑自己做的麵包是不是對的?比賽當場,我覺得自己做的法國麵包和道地的法國麵包味道差不多,但我的外型更漂亮。

我到日本去學習,學的時候把自己歸零,用朝聖和海綿的心態,回來後,把師父的技術徹底練習,然後烙印在我的腦海裡,變成我自己的東西。再去挑戰這個師父的技術,不是背棄,而是要做得更好。

冠軍只是當下,學習才是永遠,不斷學習才會不斷成長。我不希望台灣烘焙業只是曇花一現,未來要著重烘焙的教育。現在我在高雄餐飲學校教課,希望培育和引發烘焙業的創新,提升烘焙業在台灣的地位。我想要做的是麵包藝術家。

未來我想著重培育人才,我教一個老師,老師可以教一、兩百個學生,這樣才會快。我不希望徒弟和台灣的烘焙業,跟我以前一樣,那麼辛苦。我們要走入國際,就要跳脫以前。要讓台灣的烘焙有國際競爭能力,我們應該往前看。

有時候,想到我經歷過的苦日子,便當裡沒有菜,只有白飯;衣服都只能撿別人剩下的穿,不是太長就是太短。

現在成為世界冠軍,揚眉吐氣,我自己其實都覺得滿感動的。

----------------------------------------------------------------
阿基師

在成為家喻戶曉的「阿基師」以前,他也曾走過一段坎坷的歲月,為了償還債務、養家活口而疲於奔命。幸好,他有一個理解他、相信他的妻子,才能成就今天的阿基師。

阿基師個頭不高,樣貌也實在稱不上英俊,但阿基嫂則是相當秀美的女性。當初妻子娘家人第一次見到他時,曾私下問女兒:「你哪會揀一個這麼矮擱這麼醜的尪?」妻子只是輕描淡寫的笑說:「醜醜尪,呷未空。」

在她一路情義相挺之下,如今,這個「醜醜尪」,還真的出人頭地「呷未空」了。

我只能說,我有福氣遇到一個好女人。活到這歲數,「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這種事我看太多了;但是我太太在大難來時,沒有放我鴿子,還願意跟我做同命鴛鴦。

她嫁給我時,我是兩家店的主廚,家裡還有兩間房子。家裡經濟剛出狀況時,我並沒有告訴她,我不是故意要隱瞞,我只是覺得,讓她知道,只是多一個人煩惱,我不想讓她煩惱,所以沒有講。沒想到事情到末了,還是解決不了,她知道以後,深受打擊,一開始心裡也過不去。

有一次,我睡到半夜,翻身發現太太不在身邊,我趕緊起來找,結果發現她一個人在廚房喝悶酒,已經灌了半瓶的威士忌,我大吃一驚,上前拍拍她,沒拍幾下,她就吐了一身,我趕緊把她抱到浴室幫她清洗。

讓老婆過得這麼痛苦,我這做老公的,真的是無地自容。我一邊擦拭,一邊懇求她:「相信我,我一定會解決這個問題的。請你看在我們兩個女兒的面子上,一定要挺我!」她看著我,哭了,也一直說對不起、說她錯了,說到最後,我們都語無倫次,只能相擁而泣。

不過,從那一夜開始,我們就決定同心面對這個困境。夫妻同心,力量是很大的,我們熬了幾年苦日子,沒有跑路、沒有離婚,一起還清了所有債務,苦盡甘來、鹹魚翻身。

除了賣屋償債,我還「劈腿」做了好幾份工作。白天九點到下午兩點在餐廳上班;兩點到五點餐廳休息,則到電影院門口賣玩具;五點以後回餐廳繼續幹活;九點餐廳下班,我則到地下酒家幫忙做點小菜、火鍋什麼的。

有時候,我跟我太太還會接辦桌的訂單,一接就是二、三十桌,把食材準備好,兩個人踩著三輪車,就這樣開始辦起桌來。

我太太人外表甜甜的,但她可不是弱不禁風的林黛玉,而是那種肩能挑手能提的能幹女人,一口氣可以端走六個沉甸甸的佛跳牆,四平八穩,連晃都不晃一下,很厲害的。

那時候,我在外面打拚,她在家也沒閒著,除了做家庭手工,還經營了一個小吃店。用餐時間,把孩子用背巾背在背上,雙手則空下來炒飯炒麵張羅客人。這麼苦,換做是個性嬌貴一點的女人,早就受不了了。

我打從心底感激我的糟糠妻,在我人生的谷底,仍然對我不離不棄,而且,把我們的兩個女兒教養得規規矩矩,又對我媽媽包容照顧,她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牽手。

現代人的婚姻觀是「合則聚,不合則散」,但我是老一輩的人,我對婚姻的看法是「牽手,就是一世人」,責任感比愛情重要,如果婚前你就抱著「以後不合再來離婚」的念頭,那乾脆不要結好了。

我跟太太平時真的是不吵架的。不是因為我們沒脾氣喔,是因為我們選擇不要對立。台語說,做人要「互相」,做夫妻更要「互相」—互相扶持、互相疼惜、互相吞忍。

一個家裡的人,如果都願意「互相」,我相信什麼關卡都挺得過去。日子好的時候,加倍幸福;日子不好的時候,也能有情飲水飽、有情飲水甜。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陳建斌、孫儷、劉雪華、蔡少芬等主演的76集清朝宮廷大戲《後宮甄嬛傳》爆紅,今年在兩岸三地一共播了29次,網路點播25億次,台灣播出也屢屢創高收視,不但主角、配角都因此被捧紅,台灣第三次重播即將完結篇,電視台看好熱潮打算再重播。

《甄嬛傳》透過暗藏玄機的古代宮廷故事,直射現代職場規則,甄嬛通過在進宮後的不同階段,來為你的職業不同時期上課,教你如何面對職場危機,應對人生的起起伏伏和職場的潮起潮落。導演鄭曉龍表示,該劇雖是宮廷戲,但卻是遵循歷史的正劇,這部戲一是學到真實的歷史,二是後宮相當於職場,對年輕人很有幫助。

大陸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總結了《甄嬛傳》管理哲學的六堂課如下。

一、派系鬥爭
要訣:跟對上司一本萬利

劇情:後宮中勢力龐大的皇后和得皇上寵愛的華妃勢不兩立,旗鼓相當,想要在後宮立足,除了要有非常的手段和頭腦,還要有必不可少的姿色和家族勢力,最關鍵的是要找到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樹才能抬得起頭。安陵容的父親只是個縣丞,在家世顯赫的後宮中備受歧視,抓住皇后這棵大樹是她生存立足的救命稻草,而​​倚梅園的餘答應雖然受皇上恩寵,一樣要找華妃做靠山。就連宮裡的奴才,也一心想找個靠得住的主子混日子。

職場啟示:選邊站是職場派系鬥爭中的潛規則,跟對了受器重的上司,業務繁忙,荷包也不會太癟。如果跟錯了一個自身不保、備受打壓的上司,那日子能好到哪裡去?

二、權力制衡
要訣:團隊合作只是口號,平衡勢力才能保其位

劇情:皇后是六宮之主,既要管好各項生活開銷,更重要的任務是平衡六宮關係,保持自己的勢力。蔡少芬飾演的皇后絕對是深諳此道的好手。讓華妃協助自己掌管後宮瑣事,減輕負擔,同時不忘培植其他新人上位。皇后當然不是心胸寬大,而是以此來削弱華妃專寵,防止其權勢過大。

職場啟示:雖然團隊合作是現代職場上的必然要求,但在老闆眼裡不過是一句口號而已。合作也要講求分寸,在工作上不遺餘力,團結一致,但是若演變成結黨結社,上司的權威和勢力都會受到威脅,因此很多管理者在職場中,寧可讓下屬互相牽制、互相攻擊,也不會讓大家親如兄弟。

三、收買人心
要訣:舉手之勞便能贏得死心塌地

劇情:甄嬛能從一個普通的常在,晉升為一朝太后,靠的絕對是美色,但她也善於收買人心,有一票死心塌地甘願為其衝鋒陷陣的奴才。小允子守夜時哭泣,甄嬛問明情況後,讓小允子回去照顧病重的哥哥,回頭還不忘讓丫環換一床厚棉被給他,以免走廊夜冷,著涼感冒。幾句話讓小允子熱淚盈眶,馬上甘願為她鞠躬盡瘁。
職場啟示:甄嬛的舉動放在現在,就是所謂的人性化管理。遇到這樣的上司,下屬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良馬遇伯樂的感動,忠心護主也就不難了。有時候,身在高位、日理萬機的上司一句關心的問候,也足以收買下屬為其死心塌地效力。

四、晉升制度
要訣:業績表現只是基礎,王牌越多勝算越大

劇情:《甄嬛傳》在新入宮小主的宮廷規矩研習課程上,首次對清朝後宮的尊卑和晉升方式進行了詳細交代,教導甄嬛和安陵容的姑姑說:後宮雖然主子很多,但是真正的主子只有三位:皇上、皇后和太后。晉升級別一般按​​照受寵的程度劃分。但是地位較高者則要看資歷和貢獻,資歷即伺候皇上的時間和在宮內的口碑,而貢獻就是有沒有誕下皇子或者公主,後宮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皇家血脈開枝散葉。因此專寵、孩子和前朝家族的支持,一樣都不少。

職場啟示:大部分規模較大的公司,都有嚴格的晉級制度,隨著職位逐級遞增,除了薪資水準,所面臨的工作壓力和人際鬥爭的壓力何止是成倍增長。越是高層,鬥得越厲害,而且勝出者一般都是手握各種王牌,一直引以為豪的業績表現只是最基本的一項資本。

五、工作能力是立足之本
要訣:技多不壓身

劇情:在後宮立足,美貌是第一的,但是在閱遍天下美女的皇上眼中,只依靠姿色恐怕很難出頭,還必須要有一點討好男人的專業技術才行。跋扈如華妃,任性撒嬌是抓住帝心的不二法寶,只有她敢主動拉著皇帝的腰帶讓其跟在自己屁股後面;高貴如皇后,深諳夫妻之道,做得一手好菜也是贏得帝心的一種策略;餘答應也是靠著祖傳技藝崑曲受寵,安陵容被陷害失聲後,一曲冰上絕舞讓皇帝重新回心轉意。甄嬛更是精通六藝,與皇帝填詞對簫而結緣。

職場啟示:不管人際關係能力有多強,工作能力始終是立足之本,如果再有一技之長就多一成勝算。在職場中,也必須有一技之長才能成為單位裡必不可少的人物。

六、職場鬥爭
要訣:性格決定命運

劇情:剛進宮時,甄嬛雖然姿色出眾,但在沒有明確看清形勢的情況下,別的小主都忙著侍寢爭寵,她卻獨自躲在偏僻的碎玉軒中裝病,韜光養晦的舉動為她日後的形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反觀跋扈的夏常在和小人得志的餘答應,一個連皇上都沒見就被打殘廢,一個很快被整治到死翹翹。

職場啟示: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職場鬥爭殘酷,各種人物粉墨登場,但是能勝出的卻寥寥無幾,這與個人的性格密不可分。懂得收斂鋒芒、韜光養晦的遠見者固然有,但是見風使舵的牆頭草和小人得志的人更多。影視劇中見風使舵的人都被設定了不好的下場,但現實生活中,這種類型的人才是職場的主力。其實職場中最多的還是像端妃和敬妃這種庸碌的老實之輩,認真敬業做事,良心未泯做人。平時不會主動招惹強於自己的人,但是在旗鼓相當的小圈子裡,一樣有暗潮洶湧的勾心鬥角。

總結從甄嬛傳中悟出的現代職場生存法則:

1.永遠要揣摩老闆的心思,不要公開跟老闆唱反調,沒人會喜歡老是跟自己意見相左的人。

2.即使功勞顯赫也要學會低調,防止功高震主。

3.「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隱忍是必要的,免得在你羽翼未豐時就被皇后和華妃這樣的權貴痛下殺手,壯志未酬身先死。

4.最可怕的不是明敵,而是暗敵。忠實自己的小團隊是必要的,但是傷你最深的往往是和你最親近的人,因此要提防你的手下出現安陵容這樣的小人,你對別人好,別人不一定就會對你好,因此永遠不要100%信賴。

5.對於阿諛奉承之人,只可利用卻永遠不可信任。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洋葱切片浸水

將洋葱切片,用水喉水浸泡在盆中,水略為浸過洋葱,放置在屋內任何地方。
倘若室內空間較大,需要的洋葱便會較多,可以分散放幾盆洋葱水在不同地方,有助去除油漆味。

2‧洋葱切半放牆角

將洋葱切半,放在屋內四邊牆角位,亦有助去除裝修味。

3‧兩盆鹽水放1日

準備兩盆鹽水放在屋內任何地方,最少放置一日,有助去除新屋異味。

4‧一碗白醋放2-3日

將一碗白醋放置在屋內任何地方2-3日,有助去除油漆味。

5‧熱鮮奶放櫃內4-5小時

將2盒屋仔形鮮奶煮沸,倒在盆子裏,然後放在櫃內,關好櫃門,待4-5小時左右,有助去除新櫃內的氣味。

6‧茶葉水抹新家具

有味的木器和家具,可以用茶葉水抹幾遍,有助加快消除異味怪味。
如果是淺色系家具,宜先以家具一角試試看,謹記扭乾沾了茶葉水的布,才抹家具。

注意:進行以上方法時,最好先關上窗,過後才開窗通風。

【小貼士】入住前,可先把綠色植物和兩盆鹽水放在室內,植物和鹽水有助去除油漆味、異味。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png

01.不要只想尋求快速方法痊癒!
 現代人追求快速的生活,用泡麵解決一頓飯,用止痛藥即時消除頭痛,一有感冒症狀就吃強效的感冒藥來制伏感冒,想打瞌睡就立刻喝杯咖啡來提振精神。但慢性病並非說來就來,處於生活忙碌的我們長期忽略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只想用最快速的方法去強制、壓抑這些警訊,最終讓身體健康惡化,走向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如果我們不願意找出疲勞的原因,抱著逃避的心態,用一天數杯咖啡不斷讓腦袋清醒,將會導致失眠、腎臟病變、骨質疏鬆和膀胱癌等後果。
 所以當身體再次發出警告的訊號如頭痛、頭暈、耳鳴、眼皮跳、關節疼痛、胸痛、背痛、胃酸倒流等,請不要忽略它,要找出原因,嘗試吃對的食物,並認真執行,約三到四個月後,這些症狀都將消失並被根治。
 
02.不要太依賴藥物,體內自有一套防衛武器!
 應建立身體有自癒力的信念我們很多人一生病,就趕緊找醫生開藥治病,要知道:藥物治標不治本,只有體內的自癒系統才能真正根治我們身體的疾病。
 我們身體內有一副完整的防衛武器──免疫系統,會將外侵的細菌、病毒、黴菌等,將以阻擋、消滅;而精密的自癒系統則能修補和治癒一切病痛。例如感冒時,吃下的感冒藥雖然會將入侵的感冒細菌消滅,讓免疫系統不用全體動員就打贏勝仗,但如此一來,免疫系統的軍隊就無法得到完整的作戰經驗,這將使得敵軍有機可乘,輕易的越過防線,入侵我們的身體。

03.午餐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很多人以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觀念其實並不正確,以身體的生理時鐘來說,午餐時間是身體吸收營養的時間,所以午餐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04.睡眠休息時,最好關掉房間內的燈光
 在美國實驗中,當一個人在晚上十點到凌晨二點的時間內,完全睡著了,房間的燈卻開的亮晃晃,經過醫療儀器的檢測,自癒系統修補的工作幾乎等於零,而免疫系統的工作也下降至最低點。
 所以說我們想要消除疲勞,得到身體的健康,千萬不可支用身體的修補時間;只要過了十點到凌晨二點還沒熟睡,就算睡眠的時間再長,得到的修補和修復也只有一點點,被破壞的細胞還是無法被修補回來,而入侵的敵人也有機會在身體內紮根。

05.你的血型決定吃什麼最健康
 血型與人體的免疫和自癒系統可說息息相關。根據醫學統計證實,血型和疾病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A型血型應避免食用奶製品和肉類;O型血型不建議長期吃素;B型血型不適合吃雞肉;AB型血型盡量避免吃雞肉、牛肉。

06.不要害怕曬太陽,多去接觸陽光
 陽光的好處多,為什麼現代人這麼怕曬太陽,外出前一定要塗上一層防曬乳液才敢出門?那是因為太多的宣傳告訴我們防曬的重要,但大家卻忽略了,在皮膚上塗抹防曬乳液,雖然能使紫外線不能到達皮膚底層,卻反而帶來更大的風險,那就是罹患皮膚癌的機率升高。

07.遠離加工食品,才能避免現代人的甲狀腺問題
 突然地心跳加快、感覺焦慮、容易緊張、手抖、體重下降等,這些都是甲狀腺亢進的典型症狀。不過,甲狀腺的問題,並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因此現代人常不自覺。壓力可能是誘發的因素之一,身體長期累積過量的加工食品,也是兇手之一。

08.不要輕易丟掉蔬果的表皮、果核和種子,那才是真正具有抗癌的成分
 例如花椰菜,我們都以為花椰菜的營養在花椰上,因此做菜的時候,就把最粗的菜莖切除掉,但真正具有抗癌成分,能提升免疫力和自癒力的植物生化素,卻多在最粗的菜莖表皮裡面。
 還有像蘋果的植物生化素就存在於果皮下、蘋果心和種子內。

09.不要總是大口大口的喝水
 喝水的方式,很重要,一定要小口小口慢慢地喝,讓身體細胞有充足的時間吸收水分子 。否則大口喝水只會使細胞來不及吸收,就全部跟隨尿液流失了。

10.要留住骨骼,豆漿、蔬果比牛奶好
 有些牧場為了不使牛群生病,以及為了刺激更高的牛乳產量,大量對牛隻使用抗生素、生長激素等荷爾蒙。新的研究也發現,殘留在牛奶中的抗生素與荷爾蒙含量驚人,已嚴重影響人類健康。
2001年哈佛大學發表11年的追蹤報告卻指出,每天食用超過2.5份乳製品(一份= 240c .c.牛奶),比每天食用少於或等於0.5份乳製品的人,多上34%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22052_531131006924447_1552859408_n

富人交朋友;窮人走親戚。

富人學管理;窮人學手藝。

富人愛創業;窮人愛打工。

富人喜投資;窮人守財奴。

富人在外跑市場;窮人在家看電視。

富人考慮發工資;窮人專注領薪水。

富人看趨勢做事;窮人看喜好做事。

富人沒有不可能;窮人常常是可能嗎?

富人想到選擇別人;窮人指望被人挑選。

富人做事雷厲風行;窮人做事優柔寡斷。

富人有博大的心胸;窮人往往心胸狹窄。

富人知道付出才有收獲;窮人期待不勞而獲。

富人有賺錢的企圖心;窮人吃飽、喝足、安逸“OK”。

富人做事前先看積極和光明;窮人光看消極與失敗的一面。

富人生活節儉,常被人認為吝嗇;窮人大方,卻常一貧如洗。

富人熱愛工作,工作並快樂著;窮人熱愛休息,工作並痛苦著。

富人喜歡與人合作,為了壯大力量;窮人害怕合作,怕吃眼前虧。

富人知道財富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窮人渴望一夜暴富如購彩者。

富人做事珍惜時間,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窮人總覺得時間富裕,無所事事。

富人目光遠大,不會計較眼前一點得失;窮人目光短淺,斤斤計較眼前得失。


【人生智慧九條心法】

1. 心甘情願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能吃虧的人,人緣必然好,人緣好的人,機會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兩次機會,足矣!

2. 愛佔便宜的人,終究佔不了便宜。撿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買單就上廁所或錢包半天掏不出來的聰明人,基本上都沒啥成就。

3. 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朋友聚會時,三句話不離自己和自家的人,是蝸牛轉世,內心空虛、自私。心裡只有自家的事,其他的事慢慢也就與他無關。

4. 只有惜緣才能續緣。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其實有緣才能相聚,親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親人,給你帶來煩惱的,多半是你前世傷害過的。因此切記:善待身邊的親人,關心身邊的朋友,寬恕那些傷害你的人。這就是因果。

5. 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

6. 解決煩惱的最佳辦法,就是忘掉煩惱。

7. 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8.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9. 今生註定我們什麼也帶不走,那就活在當下、笑在當下、悟在當下!


經典八問: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第三個問題是:“你想要怎樣?”

第四個問題是:“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第五個問題是:“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第六個問題是:“你決定怎麼做?”

第七個問題是:“你希望我做什麼?”

第八個問題是:“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敖
1、氣質是你一生最好的名牌。
一個人若有氣質,遠比穿一身名牌更美, 更受人 肯定。
想擁有氣質你甚至不必花一毛 錢,只需注意自己的脾氣、端正自己 的品格、 淨化自己的思想、充實自己的內在, 無形之中,你的談吐、態度、舉止都 會烙印上 一股清新而脫俗的標籤。

2、不要過分在乎身邊的人,也不要 刻意去在意他人的事。
在這世上,總會有人讓 你悲傷、讓你嫉妒、讓你咬牙切齒。
並不是他們有多壞,而是因為你很在乎。
所以想心安,首先就要不在乎。你對事不在乎,它就傷害不到你;你對人不在乎,他就不會令你生氣。
在乎了,你就已經輸了。
什麼都不在乎的人,才是無敵的。

3、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
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認真,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 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4、欲成大器,先要大氣。
大氣之人,語氣不驚不懼,性格不驕不躁,氣勢不張不揚,舉止不猥不瑣,靜得優雅,動得從容,行得灑脫。
大氣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認認真真干好手頭的事情,不為名利而爭鬥,不為錢財而糾結。
大氣之人,能讓自己的世界海闊天空,即便一時失意,終得大器晚成。

5、人生的忠告: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不要讓太多的昨天佔據你的今 天。
重複別人走過的路,是因為忽視了自己的雙腳。
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經受過嚴寒的人,才知道太陽的溫暖;飽嚐人生艱辛的人,才懂得生命的可貴。

6、放下你的浮躁,放下你的懶惰,放下你的三分鐘熱度,放空你禁不住誘惑的大腦,放開你容易被任何事物 吸引的眼睛,放淡你什麼都想聊兩句八卦的嘴巴,靜下心來好好做你該 的事,如果你也覺得自己該努力了的話。

7、愛人是路,朋友是樹,人生只有一條路,一條路上多些棵樹。
有錢的時候別迷路,缺錢的時候靠靠樹,幸福的時候莫忘路,休息的時候澆澆樹。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人都是創業家。當我們還在洞穴時,我們都是最專業的自雇人士,自己覓食、自給自足,那是人類歷史的開始。隨著文明的來臨,我們壓抑了這項能力,成為『勞工』,因為他們在我們身上貼了『你是勞工』的標籤。於是,我們忘記自己是創業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微型信貸先驅

人人都是創業家

你天生就是創業家,但這不表示你生來就懂得如何開公司。事實上,多數人都不該創業開公司,創業的成功機率很低,再加上情緒會持續受到衝擊,這條路只適合某些人走。

人人都是創業家,並不是因為人人都該創業,而是因為人類的基因裡,先天就有創造的意願。就像尤努斯所說的,我們在山洞裡生活的祖先需要自給自足、發明生規則,自己開創人生。但是經過文明洗禮之後,我們忘記自己是創業家,舉手投足都像勞工。

為了適應當今專業生活的挑戰,我們需要重新發掘創業本能,運用這些本能來打造新的職業生涯。無論你是律師、醫生、老師或工程師,甚至是企業主,如今你也需要把自己想成至少執掌一種新創事業的創業者,而這個新創事業就是你的職業生涯。

你未來的成就,端賴你對這些創業計策了解與運用的程度而定。更廣義地說,當大家都有創業思維時,社會更能蓬勃發展;當大家都運用本書提倡的價值觀時,更多全球問題也會更快迎刃而解。這本書是關於你的,是為了改善你周圍的社會,這一切要從每個人開始做起。

電扶梯式的職業生涯已不復存在

幾百年來,移民冒著一切風險來到美國,他們深信,只要肯努力,就可以享有比父母輩更好的生活。美國自立國以來,每個世代的美國人普遍都比上一代的收入更多、獲得更好的教育、享有更好的生活水準,這種代代持續進步的預期,變成美國夢的一部分。

過去六十年左右,對受過教育的勞工來說,就業市場有如電扶梯。大學畢業後,你先在IBM、奇異(GE)或高盛(Goldman Sachs)等企業找到基層工作,獲得雇主的培訓和指導。

隨著經驗的累積,你在組織裡逐步晉升,原本的基層位置則由充滿雄心壯志的新鮮人遞補。只要你表現良好,就能在這電扶梯上穩定上升,每升一級,權力、收入、就業保障也跟著增加。

最後,在65歲左右,你踏出電扶梯,讓中階員工遞補你空出的高階職位。在此同時,你開始悠哉地享受由公司退休金及社會福利金資助的退休生活。

當然,大家並未認定這一切都會自然發生,只是大家普遍覺得,只要你有能力,再加上適度的努力,運氣又不差的話,終究會爬上高位,大致上這算是合理的預期。

但如今,電扶梯上每一階都卡滿了人。就像羅納德.布朗斯坦(Ronald Brownstein)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裡提到的,許多年輕人即使受過最高教育,卻卡在基層、大材小用,或苦無就業機會。

在此同時,六、七十歲的男女面對的是虧空的退休金,以及漏洞百出的政府福利制度,無論是繼續待在職場或重返職場的人數都創下新高。

這現象導致中年的勞力人口卡在毫無升遷前景的狀態,最慘的還被擠出職場,以便騰出位子給更資深的人才。如今,年輕人難以擠上電扶梯,中年人難以升遷,六十歲的人難以退休,布朗斯坦指出:「大家不再順利晉升,而是踩踏著別人。」

精進專業技能,是自己的責任

傳統的職業生涯發展路線已不復存在,以前世代所享有的傳統專業發展也成了過往雲煙。你無法再期待雇主出錢訓練你精進溝通技巧,或拓展你的專業技術。

現在即使是基層員工,公司也預期你到職時就馬上勝任工作,或學得很快,在幾週內就進入狀況。無論你是想學新的技能,或想在工作上表現得更好,訓練與投資自己,現在都變成自己的責任。

公司不想投資在你身上,部分原因在於你不大可能承諾留在崗位上好幾年,一輩子會換好幾個不同的工作。以前雇主與員工之間有長期協議,以終身雇用換取終身的忠誠,這種協議現在已由績效導向的短期合約所取代,勞資雙方會持續檢討是否續約。

誠如個人事業發展專家丹.平克(Dan Pink)所言,專業忠誠度現在是在你的人脈之間「平行」流動,而不是「垂直」流向你的老闆。

傳統職業生涯發展路線遭到推翻,原因至少和兩道交互影響的宏觀力量有關:全球化和科技化。你可能覺得這些概念言過其實,但它們的長期效應其實都被低估了。

科技讓許多工作得以自動化,這些工作以前需要辛苦學習知識和技能,包括高薪的白領工作,例如股票經紀人、法務人員和放射師等。

科技也創造了新工作,但創造新工作的速度通常落後於取代工作的速度,而且新工作需要的技能通常比其取代的工作所需的技能還要高深。即使科技沒消除或改變許多產業所需的技能,至少它讓公司更容易把工作移到海外,讓全球各地的人來跟你搶工作,連帶壓低了你的薪水。貿易與科技並非在一夜間出現,在未來也不會消失,我們的就業市場已經永遠改變。

所以,忘了你對傳統的職場認知吧!遊戲規則已經改變。「預備、瞄準、發射」已經被「瞄準、發射、瞄準、發射」取代,等到失業或對工作不滿才找工作,已經被隨時關注、創造機會所取代,現在需要的不只是社交互動,而是更聰明地打造人脈。

了解新職場規則、擁有全球經濟新職能技巧的人,和緊守舊思維、依賴普通技能的人之間,落差愈來愈大。問題是,你屬於哪一種?

用新創企業思維來經營個人事業

改變帶來新機會,同時帶來挑戰,現在需要的是創業思維。無論你是在十人的小公司、跨國大企業、非營利組織、政府機關等上班,若想把握新機會、因應當今職場生態的挑戰,面對職業生涯的思考與行動,就要像經營新創企業一樣。

為什麼要把自己的職業生涯當成新創企業來經營?因為創業通常是在資訊相對匱乏、時間緊迫、資源受限的條件下做決定,毫無保障或安全措施,必須承擔某種程度的風險。

競爭對手不斷在變,市場也在改變,公司的生命週期相當短暫。創業家開啟、拉拔公司成長的情境,跟現在我們每個人經營職業生涯所面臨的情境非常相似。

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資訊有限、資源緊絀、競爭激烈,這個世界瞬息萬變,你投注在任何單一工作的時間正在縮減,這表示你需要隨時調整應變,如果不調整,萬一失敗時,沒人會理你,雇主或政府都不會。

創業家正面因應這些不確定性、變化和限制,他們衡量自己的資產、事業計劃和市場的實際狀況,以發展競爭優勢。他們擬定可反覆嘗試的靈活計劃,在業界四處打造寶貴的長期人脈,積極尋找並創造突破的機會,妥善管理並承擔風險。

創業家善用人脈取得商業情報,以因應艱難的挑戰。他們從醞釀新點子那一刻開始就這麼做,即使公司從車庫起家發展成有好幾層樓的大企業也還是如此。在當今的世界中,想在專業上大放異彩,你需要採用同樣的創業技巧。

這些技巧在職業生涯的任何階段都很寶貴。無論你剛踏出校門,或在職場上已經工作十年,或追求下一大轉變,或想在未來展開全新事業,都迫切需要這些技巧。無論公司的規模變得多大,都追求靈活、應變的方式來維持創新優勢。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說蘋果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創企業」;同理,你需要保持年輕和敏捷,永遠像個新創企業。

為什麼新創企業思維迫切重要?

在深入探討如何運用創業精神改變職業生涯以前,我們需要先知道什麼正處於緊要關頭。如果要說明無法以創業精神看待人生有什麼風險,我想,沒有比回顧一個曾代表創業精神的產業更好的方法了,我們一起來看底特律。

底特律的故事

20世紀中葉,底特律拜當地三家新創企業所賜:福特汽車、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克萊斯勒,蓬勃發展成充滿活力的世界之都。當時,這些汽車製造商都非常創新,福特發明了以組裝線量產汽車和卡車的方法,從此永遠改變製造業。

通用和它的傳奇董事長艾爾弗雷德.斯隆(Alfred Sloan)開發出一套管理與組織系統,數百家企業紛紛起而效尤。這三家公司充滿遠見,大膽相信在這個倡導開拓疆域的國家,汽車將會無處不在、遍及各地,而這在當時鮮少人認同。斯隆承諾「以各類車型滿足各階層的各種用途需求」,亨利.福特(Henry Ford)則說會打造出「價格低廉的汽車,讓有薪階級都買得起」。

就像所有頂尖創業家一樣,他們不只築夢,更創造出他們夢想的未來。在20世紀的後半葉,美國三大車廠總共生產了數億台創新、時髦的汽車,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1955年,通用成為史上第一家營收逾10億美元的企業。1950年代末期,它已是稱霸世界的龍頭企業,規模大到連美國司法部都認為應該將它分割。

這些公司裡的工作,可說是傳統電扶梯職業生涯的最佳範例,工作保障無可匹敵,幾乎沒有人從汽車公司遭到革職。如果你欠缺必要的技能,雇主會訓練你。

通用甚至成立大學,結合學術與工廠實務,畢業後幾乎保證終身就業,並享有附帶福利。隨著工作年資的累積,你的位階也會逐漸上升。

在汽車業繁盛的年代,底特律市蓬勃發展,那是匯集夢想、財富、次世代科技的地方。「當時,那裡就像今天的矽谷。」當地報紙專欄作家湯姆.瓦許(Tom Walsh)回顧底特律的黃金年代時如此表示。

在那個年代,創業家日進斗金,上百萬人湧進底特律,大家都想來分一杯羹,湧入的盛況使底特律成為美國人口第四多的城市。當地的薪資也高,底特律市民的收入中位數居全美之冠。

買房人口激增,除了謀生容易以外,底特律也以媲美芝加哥和紐約的多元化、活力、富有文化及進取精神而自豪。它是第一個分配電話號碼給個人、鋪設第一條水泥路、興建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城市。

從1940年代到1960年代,底特律可說是美國的珍寶,當時杜魯門總統盛讚:「底特律三個字,在全球相當於美國偉大工業的代名詞。」那是「民主兵工廠」的關鍵,象徵美國的卓越主義,世界各地的訪客都爭相湧入,一睹最優異的創業精神和創新。

但後來,底特律的車廠失去創業精神,創業家變成勞工,底特律就像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一角一樣,開始緩慢地下沉到水底。

從繁榮到衰敗

「年復一年,代復一代,即使海外競爭對手超越我們,我們仍在掩飾問題,逃避棘手的抉擇。如今,我們已經窮途末路。」2009年,歐巴馬總統在記者會上如是說,他在會上宣布放款770億美元給通用和克萊斯勒,並提供信用額度給福特,以支撐它們安度破產難關。

對老一輩的美國人來說,我們是在底特律的榮光下成長。歐巴馬總統的這番話,一語道盡了三十年的衰退和幻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很多事,但最大的問題在於:汽車業太志得意滿。

一如英特爾共同創辦人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的名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他的意思是說,成功延續不易,完美稍縱即逝,當你覺得成功理所當然時,就是競爭對手直撲上來之日。就這點來看,汽車業的管理高層,無疑都不是偏執狂。

顧客想要更小、更省油的汽車,但汽車業的高層並未聆聽客群的心聲,反而打造愈來愈大的汽車。他們也不在意來自日本的新競爭對手,而是對自己和顧客堅稱「美國製造」就是世界最好的。

他們並未學習競爭對手新採用的「精實製造」法,而是固守數十年的一貫做法。其他諸如根據資歷和關係升遷,而非大力獎賞拔擢最頂尖人才;不迅速跟上市場變遷,而是坐視官僚體系礙事等,都是導致走向衰敗的原因。

前美國總統候選人羅斯.裴洛(RossPerot)曾打趣地指出,如果有人看到通用工廠裡冒出一條蛇,他們會先組成委員會,分析該不該殺死那條蛇。

成功得來容易導致美國汽車業,變成規避風險、不用人唯才、自大的官僚機構。當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改變時,公司高層和汽車工會都未能應變調適,而是維持既有的一貫模式。

底特律並非一夜之間突然沒落,而是逐漸地消沉。這也是問題關鍵所在,公司在衰退期間仍持續創造營收多年,管理高層很容易因此自滿,忽略長期累積的問題。

沒人對組織做壓力測試,或努力找出長期的缺點加以修正,這使得最後的宣判有如晴天霹靂般痛苦。等警鈴大作時——即通用在政府紓困以前,連續三年半虧損高達820億美元時——一切為時已晚。

汽車業的崩解使底特律陷入絕境,當地報紙專欄作家瓦許面無表情地說:「住在美國最被遺棄的城市裡,最大的好處是整天都沒什麼車流。」

在底特律市中心外圍的街道上行走,的確會讓人想到「遺棄」這個字眼,可能走好幾個街區都不見半個人影。空屋就這樣荒廢著,有些房子用木板圍起來,大門釘著「查封」的標示,還有房子的窗戶已經沒有玻璃,只掛著黑色塑膠帆布。許多建築看起來像極了搖搖欲墜的薑餅屋,整座城市約有三分之一、約舊金山市的大小,都荒無人跡。

依舊留在當地的人生活困苦,底特律是全美第二危險的城市,僅次於密西根州的弗林特(Flint)。半數的孩童生活窮苦,這裡的失業率居美國之冠,估計高達15%到50%之間。教育水平出現嚴重問題,十個八年級生有八人無法解開基本數學題。

當地多數政治人物都腐敗無能,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偌大的城市裡,竟然沒半家販售新鮮農產品的大型連鎖超市。這座城市曾是進步、美好與無限可能的象徵,汽車業也曾是創業精神的象徵,但現在底特律變成絕望的象徵。

處處都是底特律

底特律的故事並不單純,在前面這段簡短的描述中,我們並未提到其他複雜的因素,也有些初期指標顯示情況可能正在改善。底特律的故事並不獨特,我們之所以舉汽車業為例,並不是因為它是特例,而是因為它並非特例。

在近期的歷史中,很多公司和產業也經歷了類似的急速衰退。昔日卓越的公司走向衰敗的例子比過去更常見,衰敗的速度也比過去更快。

在1920和1930年代,公司維持在標準普爾五百大企業(S&P500)之列的時間平均是65年;到了1990年代末期,平均時間只剩10年。

德勤(Deloitte)的約翰.西利.布朗(John Seely Brown)和約翰.海格爾(John Hagel)指出,過去四十年,大公司失去領先地位的「翻覆率」增加了一倍以上。現在的「贏家」寶座,比以前更難坐了。

為什麼有那麼多企業最後都像底特律那樣?當然,每間情況各不相同,但根本原因通常都與成功衍生的傲慢、未能及時發現並因應競爭、不願善用帶有風險的機會,或無法順應趨勢不斷調整有關。

擊倒底特律的競爭與改變力量來自全球與當地,威脅著各行各業,也威脅著每座城市。更重要的是,這些力量也威脅著每個人與每種職業。

這不是本探討底特律經濟史的書,那為什麼我們要花這些篇幅來描述底特律的故事?

因為無論你住在哪個城市、在哪個行業工作,一談到你的職業生涯,你現在走的路可能和底特律一樣。摧毀那曾經輝煌的城市與產業的改變力量,也可能摧毀你我的職業生涯,無論這些職業現在看起來是多麼穩固…

「創業家的關鍵不在於創業,而是世界觀:在別人看到阻礙時,發現機會;在別人避險時,勇於冒險。無論你走哪一行,或想進哪一行,本書都是你的成功指南。」

─麥可‧彭博(Michael Bloomberg),紐約市市長、彭博公司(Bloomberg L.P.)創辦人

「每個人,不分男女,都需要放膽思考,才能成功。這是本非常實用的好書,教你如何掌控人生,打造發揮實質影響力的職業生涯。」

─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Facebook營運長

「打造充實的職業生涯,是幸福人生的一大挑戰,往往也是最困難的挑戰。本書歸納了許多洞見和技巧,幫你我撰寫出豐富的人生履歷。」

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暢銷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The Happiness Project)作者

「如何以創業方式打造人生?從一個點子開始,在整個生涯中努力應變、調適,用心闖出一番了不起的成就。本書濃縮歸納了成功所需的一切關鍵技巧。」

─傑克‧多西(Jack Dorsey),Twitter及Square共同創辦人

「網路從根本改變了商業與社會的架構,本書教你如何在緊密相連的世界中生活、學習、蓬勃發展。」

──伊藤穰一(Joi Ito),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主任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心有多大,生意就有多大……

02、打下江山要靠膽;守住江山就要靠腦;傳下萬年基業就得靠心了。

03、生意就是時機,就是冒險和謹慎之間的戰爭。

04、商道隨政道。

05、寧可輸事,不可輸心。

06、能夠完全成功的巨大欺騙,只有在朋友之間才能發生。

07、偉大的投機首先都是天意,然後才是人意。

08、貪婪往往讓人們失去防備之心。

09、“給面兒”和“識趣”——這兩條處理關係的基本原則。

10、很多大事情往往會敗在小人物手裡,因為做大事情的人總是很容易忽略小人物。

11、無論對於哪一個商人來說,變化都意味著最大的生意機會。

12、飯館主要是人們談事情的地方,而不是吃飯的地方。

13、“811原則”:這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原則,按照這個原則:如果生意人賺了十元錢,就要有八元錢給關係戶,一元錢分配給身邊掌握機密的幕僚們,最後剩餘的一元錢才裝入自己的口袋。換一句話解釋這個原則就是,一個商人賺到十元錢,就有八元錢是用來培養生意場上的利益同盟。由此可以看出,利益同盟也是商人的根本法寶。

14、培養利益同盟的根本理論就是:你認識誰並不重要,關鍵是你想認識誰以及誰認識你。

15、打理關係,就應該集中精力去處理和生意夥伴的關係,而不是挖空心思地處理和競爭對手的關係。

16、那些俱樂部,協會之類的商業團體,是一些建立關係的地方。

17、生意的利益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平衡。

18、巨大的困難最能夠考驗合作夥伴的心態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19、很少有人能靠它賺錢,這就會是大生意;很多人都能靠它賺錢,這就肯定不是大生意……

20、從談判的技巧來說,生意場上絕對沒有個人問題,都是大家的問題,都是大家生意上的問題,哪裡有什麼個人問題呢?雖然生意場實 際還是個人的問題。

21、這個世界上,總是會突然冒出一個比你更有錢的人,而且能夠一腳把你踢開。但是,如果你先佔領了一小塊領地,他至少得聽聽你的意見,甚至還允許你講講條件……我們可不能落得這個下場,做個連條件都不能談的角色!

22、這世界上的東西,管它是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都有生意人敢賣,也都有生意人敢買。

23、只有那些頭腦簡單的商人,才會跟新夥伴搶著說話,然後根本不知道對方想聽什麼,就搶著大談一通自己的意見。

24、在我這裡就三門知識能賺錢--生物、哲學、歷史。生物學研究人是什麼,哲學研究人為什麼,歷史研究人能幹什麼……生意就是研究人的,把人研究透徹了,生意就通了!

25、在生意場上,只有愚蠢的商人是單憑外表判斷一個商人的。

26、做生意就是盡量地按照合適的規則去分配資源,而“做人”的功底深淺就直接地決定著能否合適地分配到資源。

27、中國的銀行大多都不是做生意的,而是做關係的,因此,銀行的貸款不是衝著生意而是衝著關係。

28、關係在很多生意人的眼裡就是最偉大的生意。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獅熊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並有著強烈表達出來的意願。可是因為父母的過分照顧或者其他大大小小的因素,導致了孩子過分的懶惰,不肯獨立的思考解決問題。對於這樣的情況,總結了7條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妙招。  

1、常說:你先試試看
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首先要有引導。常常對孩子說:“你先想想看。”引導孩子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2、遇到困難不立刻幫助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首先應該讓他自己尋找一下解決的辦法。許多父母,就因為看不慣孩子做錯事,有或是不忍心見到孩子被問題難道而委屈的樣子,總是第一時間的幫孩子解決。這樣只會令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有困難就第一時間讓父母解決,自己來的動腦筋,久而久之,便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 

3、不管問題多幼稚都認真回答  
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是尊重孩子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重視父母的態度。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有了被認同的感受,便成為一種鼓勵,鼓勵孩子繼續思考問題。讓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以及動力。  

4、孩子想說說不出時,不立刻幫說出來  
孩子孩子慢慢地學習當中,語言的表達能力依然欠缺。在這時,可以順帶培養他的語言組織能力。讓孩子自己獨立地去思考,應該如何的表達,一舉兩得。

5、不打擾孩子熱衷或專心的事  
許多父母都會對孩子的認真思考當做玩笑,總笑話孩子像個小大人,不把孩子的認真思考放在心上。認真思考,可以令孩子的腦部發展更為迅速,正視孩子的認真,不僅是尊重孩子的表現,還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好方法。
  
6、對孩子的“新發現”,表示驚奇和讚嘆  
這樣所謂的“附和”,帶給孩子的是肯定,以讚許驚訝的目光,鼓勵孩子繼續發現。 

7、教孩子做事,用語言解說並要孩子復述 
讓孩子復述,是一個把事情傳到孩子的腦中再轉化成孩子的版本反饋回來的過程。可以加強孩子的注意力以及動腦的意識。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3573_146167525452307_100001771815985_269604_8180516_n  
俗話說:「能吃就是福」,吃絕對是人生一大樂事,只是也不能因為沉醉於吃美食,而影響身體健康,必須量出為入,避免吃進過多的熱量與負擔。不想宿便堆積體內而滋生細菌,就要養成每天排便的好習慣,但有些人卻可能有便祕的狀況,無法通體舒暢的解決腸胃道所產出的垃圾,除了疾病引起的併發症或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外,纖維攝取量不足,更是導致便祕的一大主因。

食物被小腸吸收後剩下的殘渣進入大腸,必須藉由纖維質來刺激腸道排放,一旦纖維質不足,大腸消化功能就不健全,使得殘渣堆積在腸道中。此外,膳食纖維除了可促進腸胃蠕動外,還能加速益菌生長、平衡腸胃道酸鹼值、增加飽足感,能預防肥胖及心血管疾病,是清腸、減重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最佳的飲食選擇素材之一。

膳食纖維助清腸

衛生署建議每天纖維攝取量為25∼35公克,但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統計發現,國人攝取量大幅偏低,平均每日僅有14公克左右的攝取量,且以19∼30歲的年輕人為多。蕭敦仁提醒,長期缺乏膳食纖維,除了容易便祕、堆積宿便,還會因為毒素累積而影響面容,面皰滋長、面色黯淡皆有可能發生,不過更嚴重的則是會提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膳食纖維普遍存在於全穀類及蔬菜、水果中,蕭敦仁建議,每天至少吃進3種蔬菜及2份水果(即衛生署強調的「天天5蔬果」),三餐主食至少有一餐,以全穀類取代精製白米,才能補充足夠的纖維素。

體內水分不能少

以肥胖專科醫師蕭敦仁自身為例,他每天固定會吃一餐是以燕麥為主食的餐點,另外,也很推薦用黑芝麻炒熟後壓榨成的芝麻糊。蕭敦仁表示,黑芝麻的膳食纖維、鈣質及人體所需胺基酸含量都很豐富,營養價值高,能清腸、預防骨鬆,還能幫助秀髮維持烏黑亮麗,適合當作早餐或下午茶點心食用,同時也能當作乳糖不耐症患者很好的鈣質來源,但要謹記不要加太多糖,以免吃進過多的熱量。

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不過想要順利排出已成為殘渣的糞便,還要有大量水分來配合。由於纖維會吸附水分,若體內水分不足,糞便將會變得又硬又臭,而容易堆積體內,形成宿便與便祕的現象,有充分的水分才能軟化糞便,輕鬆排便。

蕭敦仁提醒,每人每天飲水量應盡量達到2000c.c.,但這僅單純以「開水」為主,像是咖啡、紅茶等帶有利尿效果的飲料並不包含在內,這些飲料反而會加速水分流失,不利清腸作用。

正常來說,每天都應有排便的動作,若3∼5天才上一次大號,且每次坐在馬桶上都要耗時耗力,就有可能是便祕了。建議可先檢視自己平日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有沒有維持運動?喝水量是不是太少?又或是纖維吃得不夠多呢?這些都可能會造成便祕的發生,另外,也可藉由增加體內益菌,來改善便祕情形。

打造好菌多壞菌少的腸道

腸胃道中含有數以億計的細菌,好菌與壞菌互相牽制平衡,只是隨著年齡增長,益菌數下降、壞菌變多,就會導致腸胃道功能不健康。再加上不當的飲食習慣,多肉少蔬果,膳食纖維嚴重不足下,又加速了腸胃道每況愈下的情形。要維持腸胃道良好的消化、排泄功能,就必須擁有一個好菌多、壞菌少的腸道環境,因此,可藉由適量的補充益菌,來增加益菌數。

益菌種類相當多,但並不是所有菌種都能幫助改善腸胃道健康。蕭敦仁建議,補充益菌應挑選有國家認證、適合國人的顆粒、膠囊包裝產品,一天一顆為佳。

而市售優酪乳盡量以無糖優酪乳為第一選擇。另外,除了補充益生菌外,「益菌生」的攝取也很重要。益菌生是指能夠促進益生菌生長的物質,其中膳食纖維就是益菌生的一種。換句話說,多吃含有膳食纖維的天然食材,就是促進腸胃道健康,加強清腸的不二法門。

常見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含量

根據衛生署食品成分表中膳食纖維營養成分,挑選出國人較常食用之主食類、蔬菜類與水果類的含量,以供讀者參考。

以主食類來說,全麥吐司的清腸效果比白吐司優,又因白米膳食纖維含量最少,應該多吃全穀類的燕麥片、麥片等食物。

主食類(每100克) 名稱膳食纖維含量(g)

黑芝麻 16.8
即食燕麥片 8.9
大麥片 8.5
玉米 4.6
蒟蒻 4.4
蕎麥 3.5
糙米 3.3
全麥吐司 3.2
地瓜 2.4
芋頭 2.3
白吐司 2.2
麥片 2.1
馬鈴薯 1.5
穀類早餐 1.3
白米 0.4

蔬菜類(每100克) 名稱膳食纖維含量(g)

髮菜 20.4
紫菜 11.7
梅乾菜 8.4
牛蒡 6.7
木耳 6.5
香菇 3.9
青蒜 3.4
九層塔 3.4
韭菜 2.4
地瓜葉 3.1
紅鳳菜 3.1
海帶 3.0
金針菇 2.9
青花菜 2.7
胡蘿蔔 2.6
紅莧菜 2.6
菠菜 2.4
竹筍 2.3
茄子 2.3
花椰菜 2.2
筊白筍 2.1
空心菜 2.1
龍鬚菜 1.9
高麗菜 1.3

水果類(每100克) 名稱膳食纖維含量(g)

百香果 5.3
土芭樂 5
柿子 4.7
石榴 4.6
榴槤 4.4
金棗 3.7
芭蕉 3.3
芭樂 3.0
香吉士 3.0
奇異果 2.4
柳丁 2.3
柑橘 1.7
水梨 1.6
蘋果 1.6
香蕉 1.6
櫻桃 1.5
鳳梨 1.4
葡萄柚 1.2
蓮霧 1.0
文旦 1.0
芒果 0.8
葡萄 0.6
枇杷 0.4
甘蔗 0.3
西瓜 0.3

文章標籤

武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